第rb08版:鉴赏 上一版   
上一篇

巾帼翰墨传初心 书体琳琅显匠心

——观第二届内蒙古女子五人书法展

李玉芳 行书 宋·苏轼《词三首》180cm×48cm×4

顾景云 《抱琴望鹤去 枕石待云归》 行书 276 cm×50cm ×2

●本报记者 牧兰

展览名称:第二届内蒙古女子五人书法展

展览时间:2025.11.22—11.30

展览地点:内蒙古美术馆12号展厅

11月22日,由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主办,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女书家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内蒙古女子五人书法展”在内蒙古美术馆拉开帷幕。作为传承中华文化、凝聚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宝玉、顾景云、孙锦琰、李玉芳、赵秀春五位女书法家近年来的创作成果。

本届展览是继2012年首届内蒙古女子五人书法展之后,五位作者历经十余年探索与实践的再次集结。她们共带来150余幅作品,不仅是阶段性的艺术总结,更是一次整装再出发的集体亮相。

五位女书法家的创作,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又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将草原儿女的豪迈与女性的温婉熔铸笔端。宝玉的蒙古文书法带着草原的辽阔苍劲;顾景云、孙锦琰、李玉芳、赵秀春四人的书法作品则涵盖了行、草、篆、隶、楷等书体,这些作品或端庄典雅,或潇洒奔放,既展现了传统书法的笔墨精髓,也注入了草原文化的豪迈与灵秀。

展览形式丰富多样,涵盖斗方、扇面、中堂、条屏、楹联等多种制式。作品中小字细腻温润,大字气势磅礴,方寸与宏阔间尽显书法之美。在书写内容上,五位作者深耕经典,从唐诗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到诸子百家的哲思与智慧,皆化为笔墨间的流转意象。

每一幅作品,都是她们对传统的敬畏与坚守,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表达;既有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接续,更有对当代审美与民族文化的独到诠释。让观展者在笔墨氤氲中,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体悟内蒙古女性书法家的精神风采。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