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红鼻病”,“坏死性鼻炎”,是由牛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牛均易感,其中以20—60日龄的犊牛较常发生,肉用牛比乳用牛易发。本病可通过空气、飞沫、物体和病牛的直接接触、交配,经呼吸道黏膜、生殖道黏膜、眼结膜传播,但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过分拥挤、密切接触的条件下更易迅速传播。
诊断要点:病牛流粘脓性鼻液,鼻黏膜高度充血,呈火红色,故称“红鼻病”。呼吸高度困难,呼出气体恶臭。4—6个月犊牛感染后呈现脑膜炎症状,表现视力障碍,口吐白沫,倒地,磨牙,四肢划动,病程短促,死亡率极高。母畜通过交配感染后表现为尿频,阴道发炎充血,流出粘稠无臭的黏液性分泌物。
预防措施:防止本病必须采取检疫、隔离、封锁、消毒等综合性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不从疫区引进牛。对未被感染的牛可接种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