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7版:营销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互联网企业盯上外卖生意

□李方

目前外卖市场竞争渐趋激烈。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已达1万亿元,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市场占有率超90%。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至35.3万亿元。本地生活服务线上渗透率也将由2020年的24.3%增至2025年的30.8%。从外卖服务到本地生活服务,还存在着从1万亿元到数十万亿元市场规模的巨大空间,互联网企业怎能不心动?

近期,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地盯上了外卖生意。继抖音之后,微信也在广州、深圳两地悄悄开始内测“外卖”服务,引发市场关注。对此,腾讯相关人士表示,微信不是要下场做外卖,只是内测一种接口能力,让已经具备了外送服务能力的商家接进来,并非自己做。微信方面称,“门店快送”服务旨在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提供快送服务的优质小程序,具体服务和配送履约均由商家小程序来承接完成,微信没有配送体系,这与拥有数百万骑手的美团外卖、饿了么有本质区别。

外卖其实是抖音近3年来不断试水的业务。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团购配送”项目目前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试点当中,近期已开放三地的商家自助入驻。后续将视试点情况,考虑逐步拓展试点城市,目前无具体时间表。

“未来本地生活将重新回归‘战国时代’,本地生活平台可能会迎来转型和升级。小程序除了餐饮快送,还会参与到本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商超的线上线下模式、生鲜等领域。参与企业都会打破思路,深挖本地生活赛道的潜力。”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

从实际来看,一些头部品牌通过小程序开展自营外卖已渐成趋势。据2023年微信公开课披露,在全国连锁Top100的餐饮商户中,已有近六成开通了小程序外卖,包括喜茶、瑞幸、星巴克等头部品牌。此次微信内测可直接提供一个集中式展出的流量入口,免去消费者费尽心思主动搜索,助力商家获得更多公域流量。

在盘和林看来,吸引互联网巨头的不是本地业务,而是本地化B端企业的需求,预计今年大多数平台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更多B端用户。“比如一家小餐馆会有数字化需求,包括供应链数字化、点餐数字化等,也会通过外卖平台来拓展业务。腾讯的思路是,先通过平台业务获取这些B端客户,继而向这些餐饮企业的中后台延伸,比如供应链、管理、支付数字化。所以本地业务的吸引力在于为腾讯带来了更多B端客户增量。”

微信和抖音能够快速搅动外卖市场这一池春水吗?“短期内较难占据一席之地,因为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消费者习惯也已经养成。”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两大平台在自身履约体系搭建、第三方履约体系质量把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

可以预见的是,外卖平台的消费者黏性不高,站在消费者角度看,外卖大战能薅羊毛,哪个平台便宜就去哪里。一旦补贴停止,消费者就会比较平台的配送时效、售后服务,以及长期使用是否仍有优惠等,借此选择最优平台。对于商家而言,除了多个平台多个流量外,最终也得考虑佣金、配送服务费、数字化运营等综合成本支出,计算综合收益。

总之,大多数消费者和商家乐见更多互联网企业加入竞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下,消费者获得更优服务,商家获得更多业务量,企业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最终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