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9版:养殖 牧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气象局优化服务 为苜蓿稳产高产保驾护航

随着呼和浩特乳业快速发展,呼和浩特人工牧草种植面积逐年升高。自2020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气象局与伊利、蒙牛、蒙草、蒙特利尔集团旗下的四大牧草公司签订气象服务协议,开展“点对点”直通式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成立专家团队,针对牧草品种及牧草生产管理状况,为四块牧草种植基地制定不同的气象服务方案,并分别安装农田小气候仪,用来测定苜蓿地块的小气候状况;春季开展人工牧草返青调查气象服务;通过高分遥感卫星进行牧草长势监测,结合实地调查,开展每个地块牧草生长期预报;精准开展苜蓿收割期跟进服务,预测收割窗口期,提高苜蓿产量,形成面向牧草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气象服务。

2021年1月呼和浩特地区出现极寒天气,7成以上人工种植多年生苜蓿根部被冻死或冻伤,未能按时返青。市农牧部门采纳气象部门补播建议,将前期因气候因素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了当年人工牧草产量稳产。

近两年,为助力提高优质苜蓿自给率和种植效益,气象服务专家参与制定《苜蓿人工草地品种选择技术规范》和《盐碱地苜蓿种植技术规范》两项内蒙古地方标准,为自治区规范苜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预计2023年呼和浩特市生长季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利大于弊,与2022年相比为农业年景偏丰年。2022年11月以来,呼和浩特市降水偏多,尤其是2月以来共出现3次降雪天气过程,利于土壤增墒保墒。气象部门将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快速及时地提供人工牧草返青调查气象服务,为2023年苜蓿稳产高产保驾护航。(苗青)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