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6版:养殖 牧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奶牛驰骋的“绿色家园”

□文/本报记者 杨丽霞 图/实习记者 秦卓然

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毕克齐镇小里堡村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以下简称敕勒川牧场)中,萌动的春芽已经从牧场饲草地中欢悦而出,在这个以“科技”“智慧”来养牛,“绿色”促发展的牧场中,加载了众多让奶牛回归“自然”的“黑科技”设备,在这里,奶牛开始了它们的新生活。

“智慧”入驻牧场

让奶牛回归“自然”

近日,记者走进敕勒川牧场,刚刚完成挤奶工作的奶牛们正悠闲地在运动场里享受着春日暖阳。

据了解,敕勒川牧场于2021年初开工建设,总投资7亿元,牧场占地为1600亩,规划奶牛存栏1.2万头,是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绿色低碳观光牧场。当前,牧场已经全面进入投产运营期。

对于牧场奶牛管理而言,减少一切能给奶牛带来的应激是敕勒川牧场规划之初就考虑到的问题。为此,牧场引入了世界最先进的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清粪机器人等,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预引起的奶牛应激。

据牧场负责人介绍,“智能化牧场就是通过智慧化、数字化的管理,从每一处细节出发,为奶牛打造幸福生活,让奶牛住的更加安心与舒适,同时依靠‘高精尖’的技术,尽可能减少人员操作的痕迹,能够让奶牛真正回归到‘自然’的一种状态。”

“科技”赋能养牛

让奶牛健康、高产、长寿

据介绍,敕勒川牧场致力于打造健康高产长寿的牛群。“健康、高产、长寿”,短短6个字的背后,考验的不仅仅是牧场整体的管理水平,更是对奶牛饲喂、营养、育种等等一系列环节精细化管理的展现。而如何将牧场中奶牛的性能优势发挥出来也成为牧场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牧场负责人看来,数据最具有说服力,“我们将基因组检测技术引入到牧场当中,通过基因组检测,梳理每头奶牛的基因组数值,然后通过这些数值,再将牛群划分为核心群、生产核心群、生产群以及改良群。针对不同牛群的基因组数据,可以开展胚胎移植技术,从而让核心牛群逐步发挥最大优势。”

不同生产性能的奶牛按照牧场的发展合理分配好牛群之后,牧场工作人员也开始了精心、细致的日常管理。对于牛群营养,牧场应用公司联合迈克·哈金斯博士研发的饲料新品,为不同奶牛搭配高品质营养日粮,后备牛群管理也是牧场的核心工作之一。

“绿色”底蕴根植

引领生态牧场新趋势

近年来,“绿色”成为国内奶业发展的鲜明底色,而牧场低碳也成为奶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颇受关注的领域。

走进牧场牛舍中,奶牛躺在舒适的卧床上“打盹儿”,卧床通道里不见粪污堆积,空气中弥漫着奶牛饲料的清香。据介绍,敕勒川牧场作为生态牧场,在粪污处理方面非常重视,奶牛产生的粪便通过CTB智能好氧发酵垫料一体化装备系统集中处理进行干湿分离后,通过好氧发酵,有效控制整个粪污的一些有害物质后,将分离产出的沼渣用来做牧场奶牛卧床的垫料,同时分离产出的沼液通过肥料标准检测后,在牧场配套的1万多亩饲草种植基地里进行还田,不仅避免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同时达到土地有机循环的效果。

作为配套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而建设的牧场之一,敕勒川牧场以“智慧”“生态”为定位,并且“内外兼修”地进行绿色发展。

在牧场奶牛管理方面,奶牛身上佩戴的项圈、耳标等智能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奶牛的休息时间、反刍时间和体温变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调节牛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同时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完善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设施,营造适宜奶牛生活的舒适环境;通过“犊牛自动饲喂器”,可以根据犊牛自然生长需求,为每头犊牛提供精确的奶量……扑面而来数字化“气息”,也为牧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数智养牛,敕勒川牧场围绕着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来运行整个牧场。据了解,未来敕勒川牧场将成为融合科普教育、观光互动、智慧体验、乳都牧业研学旅游于一体的全球牧场新标杆。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