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7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治疗犊牛腹泻的误区

由于犊牛在腹泻期间经常发生脱水、血液pH值降低(称为“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并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饥饿),因此腹泻仍然是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腹泻期间,与停止饲喂牛奶或代乳粉1—2天的犊牛相比,坚持采食的犊牛恢复更快(每日饲喂推荐少量多次),增重更多。如何对腹泻犊牛采取“最好的”治疗方式,其实方法很多,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1:所有电解质都是一样的

对于腹泻的犊牛,使用电解质确实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牧场主而言,重要的是要了解用于犊牛口服的电解质仍存在显著差异。请咨询兽医,确保牧场使用的口服电解质产品能够充分为腹泻的犊牛补充水分,同时补充电解质并防止血液pH值下降。

误区2:暂缓1—2天饲喂牛奶或代乳粉可以更快地解决腹泻问题

关于是否应该给腹泻犊牛喂奶的话题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专家建议采用“肠道休息法”来治疗犊牛腹泻,因为他们认为继续喂奶会加重腹泻程度。

这个理念是基于牛奶或代乳粉在肠道中提供营养物质的原理,细菌可以将其用作能量来源继续生长繁殖,同时会进一步导致营养物质的消化不良和更多的液体排泄(因此腹泻更严重)。关于暂缓饲喂牛奶或代乳粉的其他论点包括肠道恢复更快、有害细菌过度生长的机会减少以及损害牛奶或代乳粉的消化和利用。

一些建议是给犊牛停止饲喂牛奶一天,然后在接下来的两天内以1:1的比例将牛奶和水混合饲喂犊牛。还有一些建议则是腹泻的犊牛应该保持饥饿,直到腹泻消退。

尽管有这些建议或想法,但研究表明,喂奶不会延长或加重腹泻。事实上,许多研究一致表明,在腹泻期间继续喂奶的犊牛要比停止饲喂牛奶一到两天的犊牛,恢复得更快并且增重更多。但要注意喂奶的方式,通常建议少量多次饲喂。

误区3:抗生素必须与牛奶/代乳粉同时饲喂以防止腹泻

从经验来看,许多牧场主都在采取饲喂口服抗生素的方式以预防腹泻问题的发生,并且以此希望降低新生犊牛的死亡率。然而,现在许多国家都禁止这种给犊牛连续饲喂抗生素的做法,并且在之前的研究中,将抗生素作为预防腹泻的方法用于犊牛的有效性尚未被证实。

误区4:益生元或益生菌有助于更快地解决犊牛腹泻

益生元是一种不易消化的物质,用于“饲喂”肠道中的有益细菌。益生菌是真正的有益活菌,应该重新定植于肠道中丰富肠道内有益菌群的数量并帮助治疗腹泻。尽管益生菌通常用于治疗人类和其他单胃动物的腹泻,但没有数据表明益生元或益生菌可以帮助缓解犊牛腹泻。

例如在一项研究中,连续10天每天提供益生菌并未降低由于隐孢子虫引起的犊牛腹泻程度。在最近的另一项研究中,专门为犊牛配制的益生菌并未改变犊牛自然发生腹泻的死亡率、持续时长或严重程度。而一项在马驹上的研究发现,益生菌反而会延长腹泻并导致动物停止饮奶。

虽然许多牧场主可能都有使用益生菌的积极经验,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犊牛消化道的特殊性。即便幼犊瘤胃非常小,益生菌也很可能在通过瘤胃后无法继续存活,进而无法在肠道内定植。益生菌可能在日后的研究中会继续改善。然而,目前并没有数据表明它们有助于缩短犊牛腹泻的持续时间。

误区5:治疗严重脱水的犊牛时,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液的效果一样好

如果牧场能够早期鉴别出腹泻现象并给犊牛口服较好的电解质溶液,通常可以避免犊牛无法站立以及无反应的情况。不幸的是,每个牧场主仍然会发现这样的犊牛,通常这些犊牛的血液pH值严重下降,引起的酸中毒会直接影响大脑,进而会看到犊牛精神状态不佳、失去吮吸反射,最终无法站立。

当犊牛精神状态不佳时,他们需要比口服电解质更积极的治疗方法。这些犊牛通常需要静脉输液,通过提高血液pH值立即缓解酸中毒现象。

由于用针头或导液管扎入脱水犊牛的颈静脉并不容易,因此牧场主经常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补液。不幸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补液方式对脱水犊牛来说并不是非常有效。

在一项研究中,10头犊牛口服电解质,10头犊牛颈静脉输液2升乳酸林格氏液(LRS),另外10头犊牛皮下注射2升LRS。结果发现口服电解质的犊牛反应最快,而给予皮下注射治疗的犊牛在注射后12至15小时内脱水情况没有明显恢复且血液pH值也并未有任何改善。

皮下注射液体可能对腹泻早期的犊牛有积极作用,但在严重酸中毒的犊牛中生效非常慢。如果这些犊牛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存活,它们仍需要静脉输液治疗。请及时咨询兽医,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养牛派)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