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10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牧场适合采用选择性干奶策略吗?

■本报记者 杜兆侠 摄

□蒋文 彭成成

奶牛的泌乳周期可划分为泌乳期和干奶期。干奶期是指人为停止对产前40—60天的泌乳牛挤奶,奶牛乳腺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乳腺细胞在此期间得到休整恢复,为接下来的分娩后形成初乳以及下个泌乳期做好充足准备。

在干奶期,奶牛乳房处于不产奶的状态,不存在因抗生素治疗而产生的弃奶问题,且由于乳房内部环境相对封闭,为干奶期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干奶期新发乳房炎的风险因素

干奶后3周内以及产前3周是干奶期乳房新发感染的两个高风险时间段,在第三届国际奶牛疾病大会暨美国乳房炎协会(NMC)区域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马翀教授指出,“在奶业发达的国家,干奶期50%—60%的新发感染乳房炎是由环境病原菌引起的。”

对于干奶3周内的奶牛,由于停止挤奶,没有奶流的冲刷作用,奶牛的乳头管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形成角蛋白栓,将乳头孔和乳头管完全封闭。

对于产前3—4周的奶牛,乳腺组织形成初乳导致乳房内压力增加,进而导致乳头孔的开放,成为病原菌入侵的门户;其次,产犊前的能量负平衡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得该阶段发生乳房炎新发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选择性干奶管理策略登上舞台

目前,对全群奶牛进行干奶治疗是最为普遍的干奶期乳房炎防治管理策略,然而随着奶业逐步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牧场管理迎来了减少抗生素使用的同时还需保证奶牛乳房健康的新挑战。面对此压力,选择性干奶+乳头封闭剂方法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选择性干奶是指根据奶牛干奶期乳房健康水平和感染风险的不同,选择性使用抗生素干奶药。即在干奶期全群使用乳头内封闭剂的前提下,对于存在隐性感染,或依据现有信息判断后续乳区感染风险高的奶牛使用干奶药(抗生素),对于其余无感染且低风险的奶牛不使用干奶药。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干奶时人员操作时间和工作量,也有助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若牛只发生早产,也无需进行过抗弃奶;降低大罐奶抗生素残留的风险、避免新生犊牛饮用抗生素初乳。研究表明,选择性干奶治疗可以在不影响泌乳早期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情况下,抗生素用量减少55%。在成本效益方面,研究表明,与全群干奶治疗相比,选择性干奶治疗每头奶牛的成本平均节约了约50.71元。

选择性干奶的要求与标准

然而,并不是所有牧场的所有阶段都适合进行选择性干奶。在开展选择性干奶前,牧场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关于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信息,包括大罐奶体细胞数、个体牛体细胞数、干奶时奶样中致病菌分析、临床治疗记录等,并在兽医指导与建议下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具体要求如下:

1、低风险牛群:大罐奶SCC通常少于25万/毫升;2、监测临床和亚临床乳房炎;3、没有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得到控制;4、全群正确使用乳头封闭剂;5、定期做DHI检测;6、有完整、准确的数据记录;7、良好的干奶牛管理,能够实施新的管理策略。

其中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为全群健康奶牛使用乳头封闭剂是牧场实施选择性干奶策略的重要前提。即使是使用选择性干奶治疗成功的牧场,都仍然在使用乳头封闭剂。不管牧场是采取全群干奶或选择性干奶,乳头封闭剂都是干奶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牧场实际情况中,干奶后6周时,仍旧有23%的乳区没有形成角蛋白栓,有5%的乳区整个干奶期都无角蛋白栓形成,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需要依赖乳头封闭剂作为物理性的屏障,完美帮助干奶牛物理性封闭乳头,防止细菌侵入,从而降低新发感染。一般来说,封闭剂可以在整个干奶期保持乳头的封闭状态,时间最长可以达到100天。

当然,牧场还需要对执行相关操作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以保证乳头封闭剂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时尽量保证周围环境的卫生清洁。切忌在没有消毒乳头的情况下注入乳头封闭剂,在注射时要防止乳头封闭剂进入乳区内。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