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一般行为习性
奶牛行为学是研究奶牛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牛群内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奶牛的行为与其健康状态、所处环境舒适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奶牛的常见行为,是做好饲养管理,提升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1、合群和仿效行为
奶牛是群居的动物,若干母牛在一起组成一个牛群时,开始有相互顶撞现象,但一周后就能合群。母牛在运动场上往往三、五头在一起结帮合队,但又不是紧靠在一起,而是保持一定距离。单独离群后会受到很大的应激,比如已经发现单独待在栓系式牛舍中的奶牛的牛奶白细胞会增加。等级制度在奶牛群中是存在的,通常是体型大而强壮的牛统治体型小而瘦弱的牛,年长牛统治年轻牛,具有攻击性的牛统治温驯的牛,先入群的牛统治后入群的牛。
仿效行为和合群行为互为因果。当奶牛相互模仿,它们就会聚集在一起;而作为一个群体,当它们一同行动时,就必须靠仿效行为相互制约。当一头牛开始从牛舍或牧场走向挤奶厅时,其他牛会跟着走;而其他牛跟着走,第1头牛就会继续走下去。在饲养管理中利用奶牛的这一行为特点,使奶牛统一行动,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2、好奇行为
奶牛不怕生人,不但不怕还表现出好奇心,当你经过牛舍饲槽前,它会立即抬头观望,甚至伸头与你接近,好像表示欢迎。当你站在运动场边,发出吆喝声或敲打铁栏杆发出声响时,运动场内的母牛往往会迅速跑过来围观,年龄越小的牛好奇心越强。有时当兽医在运动场内给牛治病时,其他牛也会跑过来围观。
3、发情行为
母牛发情时体内雌激素增多,并在少量孕酮的协同作用下刺激性中枢,表现精神不安,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不停走动、哞叫,爬跨其他牛,接受其他牛爬跨,尾根屡屡抬起或摇摆,频频排尿,外阴充血、肿胀,分泌黏液等。
4、刷拭行为
奶牛有一个嗜好,很喜欢舔舐它们的同伴和被同伴舔舐,舔舐行为是一个正常的行为表现。当舔舐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对刷拭产生依赖,因此奶牛场需安置一定数量的牛体刷,刷拭的功能是去除身上的粪、尿和寄生虫,从而保持皮肤和毛发健康。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证奶牛心情的平静,达到改善动物福利的作用。如果没有刷子,它们会通过牛床和牛舍中的饲喂围栏来进行刷拭。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奶牛可能会因此伤害自身或损坏牛舍设施。(郭春晖)
养牛不宜多喂西瓜
西瓜是最常见的清热解暑食品,但牛不可多食,因为西瓜性味寒凉,若牛食得过多则易伤脾胃,引起牛腹痛或腹泻。而已发生腐烂变质的西瓜则更不可给牛食用,否则极易引起中毒。
对误食腐烂变质西瓜中毒的患牛,可采取如下治疗方法:
及时解毒排毒。可用乌洛托品注射液20克、硫代硫酸钠注射液10克、维生素C注射液5克、硫酸阿托品注射液40毫克,一次性给患牛静脉注射。
采取渗湿利尿措施。可用速尿注射液250毫克、50%高渗葡萄糖注射液150毫升,一次性给患牛静脉注射。
消炎抗毒防止继发感染。可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毫克,一次性给患牛静脉注射。
中药解毒消肿、渗湿利水、清胃下气。可用仙鹤草40克、蒲公英30克、栀子30克、石膏50克、木贼30克、扁蓄40克、车前子30克、泽泻40克、茵陈40克、银柴胡40克、广香30克、青皮30克、健曲50克、白芍30克、甘草20克、白扁豆40克,将以上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后给患牛内服。
用药后,如第2天患牛的精神状况和全身水肿症状有明显的好转,且下颌部的水肿块及乳房周围的红肿块消失,患牛并开始采食少量的草料,则可采用以上的西药再给患牛连续静脉注射2次,且采用以上中药方剂再连续内服3剂,一般患牛5—7天即可痊愈。
(于跃)
天热要给泌乳牛多“补水”
首先要确保深井潜水泵能完好工作,贮水池蓄水充足,水质清洁。供水管和饮水槽布局合理。
奶牛的自然习性决定每头牛都是先吃、喝水、再吃、再喝水。所以散养的牛只在采食后要立即打开颈夹,让牛喝水。栓系牛舍每天至少要检查一次水碗的压片和弹簧的灵敏度以及完全开启时的单位出水量。
保证15—20头牛有一个饮水槽,并距离采食区不超过10米,周围至少有4—5平方米的平整空间。每个饮水槽至少可贮存400—500升水。进入饮水槽的水流速度不低于10升/分钟。饮水槽进水管道最好在水槽的中下部,因为面积大而平静的水面才能保证牛只饮水时安宁,满足牛只喜欢快速饮水的需求。
对于日产超过30公斤的牛群,可在牛只集中饮水的时段在饮水槽中放入大冰块,降温的水可以提高饮水量,使牛只感到清凉,维持高峰产奶量和膘情恢复,更有利于发情配种牛只的受孕。
每周至少清洗饮水槽一次,保证牛只喝到干净清洁的水。决不允许有粪渣、饲料、水草等杂物沉积在饮水槽中。
泌乳牛更愿意在挤奶前后喝掉全天饮水量的一半以上,更多的时候是在挤奶后直接去喝水,所以在挤奶厅返回通道上或挤奶厅出口处安装饮水槽,和饲喂区安装饮水槽一样重要。
在运动场周边阴凉地方可安装一些简易饮水槽,保证群体中弱势牛有地方喝水。条件允许还可以在饮水槽附近做个补饲小苏打的水槽。
只有真正做到及时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奶牛才会喝得更多,吃得更多,产奶更多,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才有保证。
(洪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