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封斌 杨丽霞
7月19日,中国奶酪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据悉,本次论坛以“奶酪创新发展,拥抱消费升级新时代”为主题,旨在搭建奶酪创新推荐平台,研判奶酪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深度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满足新消费时代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的更高需求。
在论坛现场,来自伊利、蒙牛、三元、妙可蓝多等企业的奶酪品类负责人分享了最新的产品创新计划以及对整个奶酪行业未来发展的洞察和见解之外,还举行了奶酪产业振兴推进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仪式。
增长空间巨大
奶酪市场大有可为
过去几年,我国奶酪行业经历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从2018年到2022年,奶酪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0%,市场规模也持续快速扩张。但这两年,以儿童零食奶酪棒这一大单品为代表的细分品类增速放缓。而原制奶酪,奶酪进中餐,这些细分品类和消费场景的崛起让中国的奶酪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代理会长沈建忠主持本次论坛,他表示,奶酪创新发展,拥抱消费升级新时代,旨在搭建奶酪创新推荐平台,研判奶酪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深度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满足新消费时代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的更高需求。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陈萌山认为,加快奶酪产业发展,是提升我国乳制品供应能力,优化乳制品消费结构的必然要求。奶酪成为乳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也是重要的消费热点。
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看来,发展奶酪对于提升乳品消费,扩大市场内需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国内涌现出一批日益壮大的奶酪企业,奶酪也成为近年来消费增长最快的产品品类,体现出强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力。”
“在中国市场,奶酪行业的发展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奶酪与液奶、奶粉等品类相比,人均消费量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奶酪市场仍有极大的上升空间。”蒙牛集团总裁、妙可蓝多董事长卢敏放在论坛致辞中说到。
虽然过去几年奶酪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极高的成长,但市场渗透率依然很低。奶酪的渗透率从2020年的23%增长到2022年33.5%,从零食属性的角度看,目前奶酪的市场渗透率只跟口香糖差不多,远低于饼干、膨化食品等。如果从原制奶酪、再制奶酪作为餐食角度看,渗透率还要更低。
妙可蓝多创始人兼CEO柴琇指出,2022年,中国人均奶酪消费量只有0.2公斤,同为亚洲国家的韩国是2.32公斤,日本是2.91公斤,中国的消费量连日韩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欧美的数据更高。奶酪这一高品质的乳制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具有巨大增长空间,中国奶酪产业大有可为。
“创新”持续发力
奶酪消费步入“高级阶段”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消费承压,细分赛道增速放缓。部分奶酪细分品类的高成长遇上阶段性抑制,宏观环境的刺激进一步加剧了进化的速度。行业变化了,企业就要跟着变,企业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行动适应变化的市场,寻求新的机会。
柴琇表示,受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消费疲软,竞争内卷;上游供应链不稳定;我国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儿童零食成长周期限制;产品创新,迭代引领不足等等一系列原因,让奶酪棒增速放缓。但是,儿童零食只是奶酪开拓市场、开启品类试验的一个微小“切片”,从儿童零食到成人休闲,从休闲到TO B的餐饮工业以及TO C的家庭餐桌,奶酪在中国市场的大发展将进入新的“高级阶段”。
“让更多人品尝奶酪、爱上奶酪。推动奶酪本土化,要与中国饮食文化充分结合起来。中国拥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中国人爱吃、会吃,也愿意尝试中西结合的美食。” 在卢敏放看来,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奶酪与中国传统食材、调味料和烹饪方法结合起来,与餐饮行业、广大美食家、以及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们一起开发、探索更适合“中国嘴”和“中国胃”的奶酪美食。
如今,奶酪市场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步扩大,而妙可蓝多也正在加速布局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形成。在1.0时代,妙可蓝多以奶酪棒为大单品,以儿童为核心目标消费人群,打开了奶酪在中国的大门;面向“高级阶段”的2.0时代,妙可蓝多将以创造美好生活方式为核心导向,以家庭餐桌为重要场景,以“奶酪+”休闲零食为品类拓展,开创“中国人的全民奶酪时代”。
此次论坛上,更具有开创性实践意义的是妙可蓝多与陕西省富平县关于“羊奶酪”制品的产业联合。富平县景军荣县长表示,富平将与妙可蓝多共同携手,充分发挥富平山羊奶的营养优势,生产出适合国人味蕾的高品质奶酪产品,从羊奶的奶源、原料、科研及生产等方面全面发力,构建羊奶酪完整的产业链,做优做强国产奶酪,助力我国奶业竞争力提升。
据悉,与富平县的产业共创是妙可蓝多倡导的“奶酪产业共兴”计划当中的一种可能性。柴琇认为,“立足中国,聚焦优势”,充分发挥中国各地既有的优势特色资源,将各类传统的奶酪产品做优做精,一方面可以赋能地方产业,促进地方乳制品发展;另一方可以打造属于中国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奶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