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10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粗饲料的氨化技术

粗饲料的氨化处理是指用液氨、氨水或能产氨的尿素、碳酸氢铵或人畜尿液处理秸秆的方法。

1、材料准备:新鲜的麦秸、含氮量15%—17%的氨水及无毒乙烯薄膜等。

2、堆垛:在干燥向阳的平整地上挖一个半径1米、深0.3米的锅底形圆坑,把聚乙烯塑料薄膜铺在坑内,薄膜外延圆坑0.5—0.7米,再把切碎的小麦秸秆铺在薄膜上,打成圆形垛,垛高可以到1.5—2.0米,也可以根据处理秸秆的多少而定。

3、注氨:根据计算出秸秆的质量,计算出注氨量并注入氨水,首先测出秸秆的密度,一般情况下新切碎的风干秸秆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55公斤,陈旧麦秸秆每立方79公斤,陈旧玉米秸秆每立方99公斤,然后,参考秸秆垛的平均密度,再乘以秸秆垛的体积,即为该垛的质量。最后,根据秸秆垛的质量和每千克秸秆加氨水10—12公斤的比例,计算出某秸秆垛应注入的氨量。

4、封垛:打好垛且注完氨后,用另一块塑料薄膜盖在垛上,并同下面的薄膜重合折叠好,用泥土压紧、封严,防止漏气,最后用绳子捆好,压上重物。

5、成熟后开垛检查质量:密封后夏季经过1—2周,春秋季节经过2—3周,冬季4—8周,氨化即可完成。此时开垛检查质量:手感柔软、有潮湿感,色泽呈黄褐色,有氨气溢出的为品质良好的氨化秸秆;如果色泽黄白、氨气微弱,可能是漏气、含水不足、时间不够、温度过低等原因造成的氨化不成熟;如有褐色、棕黑色、发灰、发粘,有霉味,则说明秸秆已变质。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