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紧紧围绕“走生态路 兴农牧业 打文旅牌”的发展思路,以种植优质苜蓿饲草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转型升级,建立生态循环链,绿色循环畜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初步形成“种养结合、农牧互补、草畜联动”的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快看,我们这里的紫花苜蓿长得多好!”站在草牧场一处缓坡上,库伦镇宝古台嘎查党支部书记小平指着眼前一片紫花苜蓿种植草场说。在库伦镇宝古台嘎查,成片的紫花苜蓿迎来丰收季,收割机正忙着收割、打包,一派繁忙景象。2022年6月,宝古台嘎查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项目,初次种植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之称,再生能力强,一年可收三茬,不但可以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乡村的作用,还可以为嘎查牛羊提供优质饲草,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这里以前都是沙地,老百姓放牧一年至少需要两匹马才够来回跑,就算是现在两驱的车辆都进不来,沙子太深了,最好是四驱车才行。”旗自然资源局草原股股长巴特尔边开着大卡车边跟记者介绍。从茫汗苏木奈林塔拉嘎查二组到嘎查南部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区,巴特尔开车带领记者走了40分钟,途中多为沙丘、荒地。茫汗苏木地处库伦旗西北部,地形属典型的科尔沁沙地,因养殖业发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牧草质量成为了农牧民的迫切希望。“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主要是针对退化草原进行治理、补播和修复作业,涉及到茫汗苏木一共1万亩,六月中旬开始动工,目前已经种植8000亩。”巴特尔表示。
草畜联动生态“加码”,种养双赢增收有道。通过实施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可有效恢复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牧草质量和产量,加快推动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双赢。“库伦旗2022年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预计总投资496万元,在茫汗苏木、额勒顺镇、库伦镇补播改良2万亩紫花苜蓿草,为实现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巴特尔表示。
(吴珮溪 阿拉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