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4版:天下乳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中白农业合作未来可期

□董家琛

白俄罗斯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土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曾是前苏联谷物、肉、奶、马铃薯、亚麻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地,目前仍在这些农产品产量上保持着优势。其农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畜牧业比重较高,占农业生产总值的近50%。

今年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在声明中强调了农产品生产和供应的重要性,并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国和白俄罗斯优质农产品相互出口到对方国家。

据统计,2022年中国自白俄罗斯进口各类农产品6.49亿美元,同比增长51.59%。与此同时,在中国和白俄罗斯举办的各类国际展会也提升了两国农产品在对方市场上的曝光度和认可度。2022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白俄罗斯的传统特色糖果、乳制品、软饮料、酒精饮料和菜籽油等产品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在白俄罗斯举办的涅曼国际博览会、白俄罗斯国际农业展览会等展会上,来自我国甘肃等地的特色农产品也获得了白俄罗斯当地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参展成果。

白俄罗斯的机器制造业发达,在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也是中国不断探索和进步的领域。白方农机专家曾到访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并参加中白农机技术交流会,介绍各自优势领域,探讨未来合作的空间及方向。吉林省也表示有意愿与白俄罗斯在吉林建立农机设备合资企业。2022年12月,白俄罗斯明斯克拖拉机厂和汽车厂考察团赴重庆机床集团进行考察,这是重庆机床集团自疫情形势缓解后迎来的第一批外国客人。中国一拖、中联重科等中国领先农机企业先后入驻中白工业园,并与白俄罗斯知名农机厂开展合作项目。通过落户白俄罗斯并与本地优势企业联合,中国农机设备辐射到更广阔的市场,在欧亚市场的销售量得到了一定提升。

除了农机领域外,中国企业还承建了白俄罗斯其他农业项目。2022年11月,由中方企业承建的白俄罗斯国家生物技术公司全循环高科技农工综合体项目在明斯克州正式投产。这是白俄罗斯第一家氨基酸生产企业,也是其粮食深加工行业第一个出口创汇和进口替代项目。该项目将极大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质量和附加值,吸纳就业,提升白俄罗斯的农业发展水平。

在农业科技与人才领域交流方面,中国与白俄罗斯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中国—白俄罗斯“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创新论坛自2019年起开始举办,来自中国与白俄罗斯乃至“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的相关专家、学者通过参加该论坛分享交流农业科研成果,搭建起产学研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平台。

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白俄罗斯国家农业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联合建立白俄罗斯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该示范园为中白两国搭建了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的平台。目前,第一批到白俄罗斯国家农科院学习交流的研究生已顺利毕业。2022年9月,8名第二批“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专业硕士研究生顺利抵达白俄罗斯并进入研学状态。示范园基地负责人卡洛布金向这批留学生介绍中国小麦在当地的生态测试情况时高兴地说:“中国小麦品种很好,抗倒伏性强,抗锈病和白粉病,在蛋白质和面筋含量、面筋弹性等方面的质量参数优于白俄罗斯品种。”

2022年12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又与白俄罗斯国立农业技术大学、维捷布斯克国立兽医学院、格罗德诺国立农业大学以及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大学四所高校签署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这五所领先农业院校全面建立合作关系,为中白高校在农业人才培养、农业联合科研、农业技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中白农业合作增添了新动能。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