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6版:养殖/牧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岛市牛产业服务团协同发力赋能牛产业发展

“养牛最害怕的就是动物疫病,特别是布病,不仅影响奶牛产能,更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牛产业服务团的‘保健医生’们带来了布病净化技术和快速检测方法,从采样、检测到出结果仅需5分钟,既节省了时间,也保障了奶产品安全。”平度奶牛养殖场场长魏文铠表示。

山东的乳制品加工量占全国的8%以上,位居全国第三,可以说牛产业在山东省具有重要的地位。加之目前牛产业发展还存在养殖技术更新慢、专业人员缺乏、品种改良难等问题,为此,青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动物卫生检疫中心、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组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产业服务团“青岛市科技特派员牛产业服务团”,以保障和促进牛乳制品产业健康发展。

依托各区市畜牧兽医技术队伍,青岛市牛产业服务团成立了7支基层技术服务队,技术服务力量从6人发展到上百人,定向服务胶州、莱西、平度等地牛养殖场户,从奶牛的养殖技术、疫病防控、安全用药、乳品质量等方面进行精准扶持,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优势,开创创新创业、精准帮扶新模式,加快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有效解决青岛市牛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青岛市牛产业服务团自2021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人、技、策”协同效应,联合国家动物疫病参考实验室、专业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繁殖育种、乳制品管控等4个专家小组,以养殖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先后制定和推广了2项奶牛乳房炎防控技术标准、5项奶牛肉牛高效养殖技术和10余项繁殖育种、疫病净化、乳品质量控制新技术,分别与奶业协会、乳制品加工企业、牛养殖企业签订了党建引领、业务互促共建协议,共同推进技术指导工作,为牛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指导培育全市30家养牛场通过省级布病和结核病净化验收,数量居全省前列,帮扶百余家养牛场增收致富,示范带动了全市牛产业快速发展。

据青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青岛市牛产业服务团团长李彦介绍,基层技术服务队的成立,是深化牛养殖场服务的有效实践,他们带着需求进基层、带着技术进一线、带着方案进场户,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服务触角和广度,努力打造一站式科技服务体系,将科学养殖、健康养殖、绿色养殖的最新知识理念送到全市广大养殖场户家门口,切实做到助农惠农,为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邴啟政)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