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5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科技赋能数智化转型 降本助力高质量发展

——打造“智慧养牛”新模式!现代牧业&爱养牛研讨会“科技”“降本”成关键词

■数智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文/图 本报记者 封斌

在第十五届奶业大会期间,现代牧业&爱养牛以“科技赋能数智化转型,降本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研讨会。

数智引领 以终局思维谋变

当今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渗透融合,在此背景下,智慧畜牧业也得到快速起步和发展。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指出,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畜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是目前行业发展的目标。牧业发展的未来,必定要以科技为生产力,走生态智慧发展之路。

现代牧业总裁孙玉刚在会上提出,数智化转型助力奶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四个方面下足功夫、取得实效:一是推动智能化供应链建设;二是推动精准农业与智慧养殖;三是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保障;四是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强调说:“站在后天看明天,以更广阔、更前瞻的视角去构想奶业的未来,用科技赋能数智化转型,实现模式创新、效率提升以及客户升级体验,是打造‘奶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智慧加持 打破“数字壁垒”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在报告中指出,安全、高效的数字技术赋能牧业是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智能化、信息化普及过程中在奶牛繁殖、育种、营养等方面存在的数据壁垒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不同厂家、专利技术的智能化设备难以互通,牧场大量数据未被善用,奶业核心智能化设备自主程度低,依赖国外专利产品等。并提出要加快发展智慧畜牧业,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提高圈舍环境调控、精准饲喂、行为与健康监测等智能化水平。依靠科研机构技术支撑、发挥区域化奶牛产业优势,深度结合区域化奶牛规模化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牧场高质量发展,形成奶牛智慧养殖创新模式。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针对当前奶业的经营压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措施,引导牧场持续提高单产水平稀释成本,通过种养结合不断提升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的品质和用量,并在低蛋白日粮等方面提供了科研经验的分享,对行业节本增效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链上注能 共建智慧生态圈

多年来,现代牧业致力于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为牧场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帮助整个产业链实现精准管理和高效运作。

会上,现代牧业旗下子公司爱养牛副总裁兼数智科技中心负责人王筱作了题为《智慧奶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数字化管理是企业在精细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要途径。带着“聚全球资源,数智赋能,打造国际一流奶产业共享平台的”的愿景,爱养牛搭建智慧奶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以数智化前沿技术对“养、采、销”三大环节进行价值重构。通过开发云养牛智能监测系统,读懂每一头牛,通过搭建智慧供应链交易系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养殖在线、需求在线、招采在线、订单在线、融资在线、结算在线、交付在线、评价在线的全链路闭环式的数字化运营,为行业走出困境,走向“数治”降本增效新时代提出可行方案。

为推进奶业全产业链数智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共同探索智慧畜牧业的有效模式,积极开展奶业数智化相关科研和技术推广合作,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现代牧业在会上签署数智化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就牧场信息获取技术研发、牧场智能设备创制、牧场智慧养殖集成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助力国家智慧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云物流平台启动暨绿能运输发布仪式成功举办。现代牧业爱养牛以构建数智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生态圈为宗旨,携手呼和浩特新城区政府及粤十科技共同投资成立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车辆赋能为轴心,整合源头资源,构建人、车、货、服务、金融一体的网络货运平台,蒙牛奶源携手陕汽、博雷顿助力绿能运输,推动产业链绿色运营,打造绿色、节能、低碳高效的奶产业链,积极助力上游产业链构建零碳运输、携手共赢绿色未来。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揭开了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篇章,而且打开了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的数字强乳新蓝图。未来,现代牧业将持续导入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快速推动奶产业链上下游数智化,逐步缩小奶业“数字鸿沟”,让更多农牧民共享产业数字经济红利。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