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4周生鲜乳平均价格 3.22元/公斤
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7月第4周(采集日为7月25日)生猪、猪肉、鸡肉、商品代雏鸡价格环比上涨,牛羊产品、豆粕、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环比下跌,仔猪、鸡蛋、玉米、肉鸡配合饲料、蛋鸡配合饲料价格环比持平。
生鲜乳价格。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2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14.1%。
饲料价格。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59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13.4%。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为2.40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4%;主销区广东省玉米价格2.7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1%。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5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8%,同比下跌21.6%。(农业农村部)
甘肃武威推动奶产业全链条发展
今年以来,甘肃省武威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突出前端增量扩规、中端扩能提质、后端融合创新,强化奶产业链要素保障,推动奶产业全链条发展。
武威市把奶源基地作为奶产业链发展的根基,以种养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奶牛养殖业。全市新建续建菊乐牧业、华予高原、金宇浩睿二期奶牛牧场3个,奶牛存栏量达10.76万头,其中泌乳牛达2.96万头,日产鲜奶950吨,奶产量达17.42万吨、同比增长18%。持续优化“沿山”燕麦草、“沿川”青贮草、“沿沙”苜蓿草优势区建设,推动奶牛养殖与饲草种植配套衔接,建成万亩集中连片饲草种植基地8个、千亩基地29个、500亩以上示范点67个,全市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19万亩。大力实施产业链链主骨干企业引培提升行动,统筹推进乳制品加工和包装、饲料、生物兽药等业态,发展全环节绿色智能制造业,带动上下游企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谋划实施奶产业链重点项目8项,年度计划总投资12.32亿元。武威伊利乳业已累计建成生产线17条,日产能达1450吨。智达景业环保纸制包装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已投产,博贞原乳制品精深加工项目、金世泰二期包装智能化项目已基本建成。目前,全市“1+6+N”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87家,合作社达200余家。
同时,紧盯产业链缺失环节、上下游关联企业,着力引进落地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奶产业链企业和项目。持续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行动,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7家奶产业链企业纳入“规下转规上”企业培育库。深入挖掘有机肥加工、中药材种植、农业机械服务等各环节增长点,不断拓深延展奶产业链条。(金奉乾)
重庆:紧急调拨20万防疫物资
支持灾后动物防疫
近日,重庆丰都遭受特大暴雨,畜禽养殖主体水淹水毁情况严重,为避免灾后动物疫病发生,重庆市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办公室紧急调拨20余万元防疫物资支持丰都县做好灾后动物防疫工作,同时组织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力量第一时间前往丰都开展技术指导。
“灾后防疫,物资保障为先。”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共支援消毒药物5吨、口罩2000个、鞋套500个、防护服200套、应急照明灯20个,为丰都做好灾后动物防疫提供基础保障。
同时,灾后防疫,技术支持为要。重庆市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黄诚研究员到丰都县受灾严重的十直镇进行了技术指导,与当地动物防疫员、养殖企业充分交流,指导开展死亡畜禽打捞、无害化处理、灾后环境消杀、疫情监测预警等工作,坚决避免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发生和传播,守好养殖业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专家建议,随着汛后入伏,高温天气持续,当地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养殖场(户)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多方力量,严格做好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和环境消杀,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对于无害化处理,要严格按照“四不准、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无害化处理)要求进行。环境消杀要兼顾事后性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同时要增加疫病监测频次,重点监测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炭疽、血吸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黄琳 邓俐 邓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