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6版:养殖/牧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西南山地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11月25日,西南山地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西南草牧业发展研讨会在贵阳召开。创新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贵州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共建,会上进行揭牌。

据悉,饲草成本是畜牧业养殖中的主要成本。大力发展饲草既减少畜牧消耗粮食,又是保障畜牧安全养殖的基础,饲草安全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商业化饲草品种较少,发展草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西南山地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将践行大食物观,立足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实际情况,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草牧业,加强源头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解决草牧业生产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强化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为未来山地高效草牧业发展科技需求提供引领作用和技术储备。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林克剑说,近年我国饲草总产量较稳定,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优质饲草供给能力增强,但总体饲草供需矛盾仍突出,通过拓展土地种植牧草是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在南方荒山坡地发展草牧业大有可为,在此背景下成立西南山地草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发展山地草牧业。

“创新中心重点任务是围绕‘草-畜(牛羊)’,重点开展生物种业、高效种养、生态价值、协同机制等方面创新。”省草业研究所党委书记尚以顺介绍,该所从产业科技现状提出种业发展目标,分析制约“草-畜(牛羊)”高效转化的技术难题和短板,提出并回答实现“水、土、气、生”和谐共生的科学问题,并且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组织下,推动西南草牧业科研单位和企业汇聚创新力量,协同解决西南山地草牧业共性技术难题,推动创新发展。

西南草牧业发展研讨会旨在交流西南地区草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难题,提出解决办法。相关专家作学术报告,参会人员交流分享山地草牧生态保护利用、草种资源收集开发、饲草生物育种、生态保护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与经验,共同探讨草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促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邹林)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