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7版:奶牛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引起犊牛消化不良症的原因及治疗

犊牛消化不良症是消化机能障碍的统称,是哺乳期犊牛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其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腹泻。该病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要及时治愈,否则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导致犊牛死亡。

一、病因分析

1、母畜与幼畜饲养管理不当。发病多在吸吮母乳不久,或出生后1—2天。犊牛吃不到初乳、初乳喂量不足或初乳不卫生,使体内缺乏免疫球蛋白,导致犊牛抗病力低,引起本病的发生。

2、妊娠母畜的不全价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可使母畜的营养代谢紊乱,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犊牛出生后表现发育不良、体质衰弱,抵抗力低下。如母乳中缺乏维生素A时,可引起犊牛消化道黏膜上皮角化;维生素B不足时,可使胃肠蠕动机能障碍;维生素C缺乏时,可减弱幼畜胃的分泌机能,这些因素均可成为犊牛腹泻的诱因。

3、犊牛周围环境质量差。如温度过低、圈舍潮湿、缺乏阳光、闷热拥挤、通风不良、卫生条件不良等均可引起犊牛腹泻。

二、临床症状

该病以腹泻为特征,初期犊牛精神尚好,以后随病情加重出现相应症状。腹泻粪便呈粥状、水样,呈黄色或暗绿色,肠音高朗,有臌气及腹痛症状。脱水时,心跳加快,皮无弹性,眼球下陷,衰弱无力,站立不稳。当肠内容物发酵腐败,毒素吸收出现自体中毒时,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兴奋、痉挛,严重时嗜睡、昏迷。

三、治疗方法

1、实施饥饿疗法。禁乳8—10小时,此间可口服补液盐,即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毫升,按50—100毫升/公斤标准补给。

2、排出胃肠内容物。用缓泻剂或温水灌肠,排出胃肠内容物,促进消化,可补充胃蛋白酶和适量维生素B、维生素C。

3、服用抗菌药物。为防止肠道感染可服用卡那霉素;为防止肠内腐败、发酵,也可适当用克辽林、鱼石脂、高锰酸钾等防腐止酵药物。

(李海明)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