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2版: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强化全链条监管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不仅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日前举行。怎样更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备受关注。

“十四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推动强化全链条监管,严防各类风险,严守安全底线,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以米面油、肉蛋奶、果蔬茶等大宗食品为例,市场监管部门严把许可准入关,强化全过程监管,组织全覆盖抽检,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向餐桌。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奶制品等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

但要看到,食品安全环节多、链条长,食品经营主体更是量大面广,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主体管控不到位,都有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风险。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也带来不少新的隐患和问题。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只有进行时。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迈入了统筹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新阶段;6月24日,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此次修法采取“小切口”模式,主要规定了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加强监管、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严厉惩处有关违法行为三方面内容。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满足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和食品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就要以全链条监管为切入点,将“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贯穿于食品生产、流通、储存、消费各环节。比如,《意见》首次将寄递配送纳入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体系,强化食品寄递安全管理,加强网络订餐配送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寄递配送各主体,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综合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责任,以制度创新回应民生关切。

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延伸、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升级,也是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环。不久前,国务院食安委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旨在发挥食品从业人员“内部吹哨人”作用,鼓励其主动参与监督,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范风险隐患。“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已经开通,期待更多一线员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也有赖于社会主体共同治理不断完善。今年,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正式上线。截至6月15日,约340万人次消费者参与了活动;市场监管部门针对消费者关心的食品组织开展“你点我检”抽检22.2万余批次,不合格率2.50%。这一举措打开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思路。可以说,“你点我检”不仅是一个公开汇聚百姓需求的渠道,也是一个向公众科普的过程。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食品安全一头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担着扩大消费、产业升级的期许。进一步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舌尖上的中国”会让更多人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得开心。

子房先生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