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y02版: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学生“站着吃”,食堂“优质”在哪?

近日,山东冠县一中学食堂内,数千名学生整齐站立就餐的画面引发热议。虽然校方称之为“传统”,但公众看到的却是一种近乎“罚站”的就餐方式。

学生并非不能吃苦,但吃苦应有意义:齐腰高的餐桌、十分钟的匆忙进食,长期如此将对青少年脊柱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这是对学生基本健康权的漠视。

就餐本应是放松身心的重要时刻,国外很多学校将餐桌看成教育场所:有的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习礼仪,有的教孩子在餐桌上学会感恩与礼让,有的让孩子在餐桌上学会珍惜与节约……

但在山东冠县的这所学校,学生全程低头扒饭,几乎无交流,就餐活动仿佛是流水线上的机械任务。培养学生的目的似乎已不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更像是培养“学习机器”。

讽刺的是,这家“一椅难求”的食堂,竟还被评为“省级优质食堂”。尽管山东省《中小学校食堂管理与服务规范》明确规定,应在就餐区设置足够的桌椅,座位数应不少于就餐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一张座椅的缺失,折射的是教育理念的畸变。让学生坐着吃饭,本是育人过程中最基本的善意和尊重。让食堂回归育人本质,让教育者挺直腰杆守护学生权益——这或许比任何“优质食堂”牌匾都更有价值。

张叶 殷小平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