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英 许婷
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首个春节。春节“返乡潮”叠加各类刺激消费的措施,使得兔年春节的消费市场十分火热,而随着节后复工,我市各行各业逐渐恢复线下运行,大街小巷人流、车流、物流涌动。兔年呈祥,四海欢腾。从春节出发,各行各业活力日渐恢复,青城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线下消费 各种场景火火火
1月30日,在宝全农贸市场内,兔年春节前的年货节已经结束,但设置的摊位还在,买菜进货的车辆来来往往,不少市民拉着购物车前来采购。而在塞上老街,火红的灯笼将节日气氛烘托到极致,大召广场上锣鼓喧天、游人穿梭。
“今年年三十晚上,大召寺恢复了上香祈福环节,我们一家人晚上9点多去,人特别多,感觉又回到了疫情前上香祈福的场景。”市民龚先生说,“大年初六,这里举办社火活动我们也来了,还给小外甥买了不少东西,总的来说很开心,很红火,热闹劲儿又回来了。”
闫先生经营了一家公寓式酒店,受疫情影响,春节前一直处于停业状态。“关了两个多月,一直到春节前夕才恢复营业。春节期间住店的人比较多,每天十几个房间都是有客人的。”闫先生说。
在小台住宅小区南门,沿街东西两侧的商铺均已开门营业。1月30日10时左右,一家汽修店的门前已经停了四五辆私家车等待工人维修。汽修店老板赵先生正在给一辆白色轿车更换配件,另一位师傅则在门口为一辆轿车更换轮胎。“我们大年初八开的门,打电话预约来修车的人比较多,也有直接过来的顾客,开业当天就修了20辆车。”赵先生说。在一家棉布店外,老板正忙着给客人装车,他说:“今天才开门营业,一早就有好多老顾客来了。”
走访中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发现,随着节后复工,沿街各类商铺大多恢复营业,学校周边的小饭桌、商场内的各类兴趣班也恢复了线下教学。1月30日,在腾飞南路一家托辅中心,孩子们有的在老师的辅导下写寒假作业,有的则跟着老师练字。据学生家长王先生介绍,他家孩子三年级了,原本打算送回老家跟着爷爷奶奶,但是考虑到学习方面老人帮不上忙,就又接了回来。“我们大人上班忙不过来,托辅中心老师相对专业,饮食搭配比较科学,送到这里我们也放心。”王先生说。
餐饮生意 美团配送快快快
“018号订单出了吗?”1月30日11时左右,在哈儿贵路秀水家园小区西门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前来取餐的外卖员小赵大步流星地走到前台,准备取单送往顾客的手中。“上午出来两个多小时送了十几单了,都在附近,这几天有些单需要抢才行。”小赵说。在另外一家汉堡店门口同样停放着几辆外卖员送餐的电动车,店内外卖员正在等候取餐。
据美团外卖呼和浩特业务负责人袁丽君介绍,今年春节,呼市线上线下消费迎来复苏,通过外卖点年夜饭、点年货的“即时零售”订单也增长显著。消费者通过外卖平台下单,骑手最快30分钟送达,除了传统的餐饮外卖,年货礼品、年夜饭都可以通过外卖下单。据美团外卖消息,春节前一周,“年夜饭外卖”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4倍,“年夜饭预订”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2倍,提供年夜饭菜品的商家数量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倍。在呼和浩特,海鲜烧烤、涮肉成为受欢迎的年夜饭套餐品类。
除了年夜饭外卖,年货外卖也成为今年消费趋势。市民通过外卖平台,下单购买线下超市、便利店、礼品店商品,外卖骑手即时送达,为市民筹备年货、购买礼品提供了便利。线上订单增长、线下人气复苏,中小餐饮商家、零售商家在春节期间迎来了新增长。
“春节前后,美团配送也为坚守岗位的‘跨年骑手’发放配送补贴、年货物资,同时组织团圆饭、年夜饭等关怀,保障骑手劳有所得,安心跑单。目前运力已经全部恢复。”袁丽君说。
随着外卖运力的提升,餐饮门店订单数量、配送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节后感觉外卖员比节前多了,基本我们刚打包好外卖员就到了。”一位饭店经营者说。
走访中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发现,随着节后复工,餐饮企业不仅线上订单数量在逐渐增加,线下生意也在加快恢复。以赛罕万达广场为例,1月30日12时左右,前来此处三楼餐饮区就餐的市民络绎不绝。赛罕万达广场市场部经理闫维东介绍,万达广场共有55家餐饮企业,除了阿香米线外,截至1月30日已经全部开业。“餐饮层客流一直不错,尤其是节假日期间,部分餐饮店用餐高峰期都需要等位。”闫维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