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刘芳)1月31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当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月19日,自治区政府正式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坚持稳中快进稳中优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以下简称《政策清单》),涉及40多个部门,包含120条细则。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送给市场主体的开年政策“大礼包”,为的是能够让市场主体尽早享受政策红利,更好地推动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政策清单》主要包括五大部分120条。其中,第一部分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为16条,主要包括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种业振兴、奶业振兴、推进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第二部分推动工业调整优化升级为45条,主要包括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链、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加强工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第三部分促进服务业提质提效为21条,主要包括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物流服务业、加快恢复接触性服务业、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第四部分强化要素支撑为26条,主要包括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合理统筹能耗指标、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人才政策支持。第五部分优化发展环境为12条,主要包括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市场环境、激发地方活力。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还了解到,在恢复消费市场、提振投资信心、扩大稳岗就业等领域,自治区至少拿出200亿元以上“真金白银”用于提高政策“含金量”。
据介绍,去年自治区出台了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130条,包括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培育壮大产业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总体上增强了市场信心,稳定了经济运行,效果比较好。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自治区提早谋划,出台了新的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120条。
为抓好政策清单落实,各政策牵头部门要逐项细化落实配套措施和实施路径,把政策申报要求、享受标准、起止时限、报送渠道等具体化,保障政策可操作、好落地,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自治区政府将定期对各盟市、各部门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调度,适时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将各盟市、各部门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推动政策落地、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