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7版: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专家提出 鼻咽癌放疗新技术

有助减少毒副反应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7日宣布,该中心团队牵头完成一项鼻咽癌放疗新技术研究,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咽缩肌等吞咽相关结构的照射剂量,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马骏介绍,鼻咽癌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达70%至80%,既往标准放疗方案采用鼻咽癌全咽后淋巴结预防照射,该方案照射范围大、毒性大,超过三成患者在放疗后出现吞咽困难。如何更加精准放疗,咽后淋巴结哪些区域可以豁免照射,成为该研究焦点。

研究团队发现,咽后淋巴结分为内侧组和外侧组,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外侧组,内侧组发生率不超过1%。这提示,内侧组咽后淋巴结或可豁免照射。

在此基础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相关团队牵头,联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的3期临床试验。

马骏表示,试验结果显示,采用鼻咽癌“减毒”放疗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该技术可使大部分鼻咽癌患者从中受益,今后有望改写临床鼻咽癌治疗指南,惠及更多患者。 (据新华社 徐弘毅)

版权所有 ©2020 襄阳日报 hj.cn 鄂ICP备XXXXXXXX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