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职业联赛俱乐部负责人会议暨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负责人峰会将于2月7日在香河国家队基地召开。会议期间,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将就新赛季联赛准入政策、联赛报名、参赛政策方案向俱乐部征集意见,并对政策预案细则做解读。“恢复联赛正常秩序、维护联赛稳定环境”是2023赛季中超及国内各级职业联赛工作的主要目标。
2023赛季中超当务之急
是恢复赛事的正常运行
鉴于国内联赛受客观因素影响,连续经历3个非同寻常的赛季,期间无论是赛事主办方,还是俱乐部及联赛各有关方面都经历空前的挑战与困难,联赛的正常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乱。为此,2023赛季中超及各级国内职业联赛当务之急,无疑是全面恢复赛事的正常运行,全面恢复主客场制、竞赛日程的合理安排,吸引球迷重返比赛现场,让联赛恢复生机与活力。
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之所以此时召开联赛工作会议,是希望进一步强调,无论联赛和俱乐部运营有多艰难,困扰各方已久的“欠薪”问题必须解决。为此赛事主办方已经做好中超联赛、中甲联赛“缩编”的最坏打算,甚至以“16队参赛”或“18队参赛”来分别设计新赛季中超联赛赛程及闭幕时间节点。这意味着,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将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确认新赛季各级联赛的规模。
筹备工作主要问题
集中在俱乐部欠薪
事实上,目前影响新赛季各级筹备工作进程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俱乐部股改及欠薪问题上。部分俱乐部因深处财务或债务危机中,在“退”与“不退”之间踌躇不决,为此赛事主办方从实际出发给他们预留出解决问题的时间,甚至考虑为中甲、中乙俱乐部有条件放开“异地转让”限制。但无论主办方如何理解与配合,彻底解决遗留欠薪与合同纠纷都是俱乐部准入“通关”所不能突破的“底线”。
正是考虑到实际情况与困难,中国足协、中足联经调研并征集相关各方意见后,决定新赛季保持各项联赛政策的“稳定”。据悉,与上赛季一样,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引进本土球员将不受名额限制,外援政策亦大概率保持不变。至于执行6个赛季的U23本土球员政策,经各方沟通后,因被认定“弊大于利”而大概率被废止。
限薪令暂保持不变
是相对理性的选择
近些天来,有关“中超联赛进一步限薪”的传闻引发各方关注。不过,据相当一部分俱乐部代表透露,他们并没有接到有关香河会议研究此方面内容调整的议程通知。据悉,考虑到目前困扰各级职业联赛的主要问题是“欠薪”,因此对于“限薪”,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将沿用自2021赛季推出的“加强版限薪令”。具体到中超俱乐部,依然是每家单季投资总额不得超过6亿元人民币,本土球员薪水总额不得超过7500万人民币,外籍球员薪水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欧元。本土球员的顶薪被限定为税前500万人民币,外籍球员的顶薪为税前300万欧元。本土球员整体平均年薪不得超过税前300万人民币,外籍球员平均年薪不得超过150万欧元。
此外,按照现行“限薪令”,各俱乐部单季投入及内外援薪水投入方面已经被“盖帽”,就是说各家可在“投入帽”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低、中、高各价位段的新援。由于新赛季中超联赛最早将于4月中下旬开赛,绝大多数俱乐部此时此刻已启动新援物色工作,有些甚至已经进入谈判或签约的关键期,如果此时突然调整限薪令,那么势必会对这些合作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给俱乐部添乱,这与赛事主办方恢复联赛秩序、保持联赛环境稳定的初衷是相悖的。由此可见,限薪令暂时保持不变是相对理性的选择。 (据《北京青年报》肖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