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民生服务平台走进仕奇社区

共话农贸市场如何亮出文明新颜值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丁晨)农贸市场的市场秩序、购物环境和管理规范程度直接关系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2月8日,呼和浩特民生服务平台走进赛罕区人民路街道仕奇社区,邀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与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现场座谈,共话农贸市场如何亮出文明新颜值。

居民代表提问:农贸市场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农贸市场文明标准打造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官应旭回答:我市有几个农贸市场由于开办时间较早,存在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陈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了使这种状况得到改善,从2016年开始,我市各相关部门根据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及全国卫生城市的相关考核要求,对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市场秩序进行改造升级,逐步改善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和硬件条件。2020年,我市开始大力推进高标准的示范性农贸市场建设,并制定建设示范性农贸市场“以奖代补”政策,全力推进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确保市场分区布局合理、场所环境干净整洁,并建立健全信息化追溯及检验检测制度,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理,我市农贸市场的环境面貌和管理水平总体得到了提升。

社区干部提问:农贸市场管理工作难度大,但只有做好内部经营秩序整治才能长久地改善外部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做了哪些相关工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科云强回答:为保证市场食品质量,严守安全底线,市场在对硬件设施和经营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通过应用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控信息化系统,对入场食品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实行全程电子化监控,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我市大力推进实施智慧监管,一是要求市场开办者入驻“蒙冷链”系统并建立入场经营者电子档案;二是市场及入场经营者入驻风险防控系统,利用系统进行自查,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商户自查情况及风险分级情况对经营商户开展检查并在系统进行记录。目前全市48家农贸市场全部纳入“内蒙古风控”和“蒙冷链”两个电子监管系统进行管理,“蒙冷链”建档率达100%,“内蒙古风控”自查率和检查率均为100%,基本达到了市场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智能化、服务理念优质化的要求。

网友冰与水提问:本想在农贸市场买优质猪肉,结果买回家发现猪肉质量极差,再找到商铺却不同意退货,请问消费者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赛罕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股恩媛回答:消费者在购物时遇到食品安全、缺斤短两、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一定要理性维权,并保留证据与商家协商赔偿和解;也可以向市场主办方投诉,市场出入口都公示了市场受理投诉工作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可以拨打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15,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网友小青桔留言:青城农贸市场的变化一直有目共睹,从管理制度的升级,经营秩序的改善,产品价格的稳定,生活物资种类的丰富等方面都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和满足,希望借着创城的东风,将农贸市场环境问题整治彻底,让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再次升级。

版权所有 ©2020 襄阳日报 hj.cn 鄂ICP备XXXXXXXX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