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劭凯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还有朝气蓬勃、文明有礼的师生……如今的校园,不仅有琅琅的读书声,更有浸润人心的文明之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看看他们在文明校园创建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文明程度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明修养,更好地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
采访中,当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教务处主任哈斯说:“学校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团队和自治区、呼市两级教研员等专家老师进驻指导,各教研组开展高分生突破研究18次,强化‘学思结合 师生互动’思维型课堂六环节问题研究86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关键能力、重点知识、立德树人等目标教学活动 18次,集体研课活动37次,进行新高考研究9次。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比赛,包括说课、评课、微课、展示课、好课多磨等形式,分析亮点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对评审报告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78次,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评教反思,将思维型课堂落实落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以学术研究为抓手,提升班主任专业核心素养,培养学习型德育人才。开展班主任专业发展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开展班主任主题教育课程行动研究,细化教育技能;组织关于学生阳光品质培养策略研讨,提升教育效果;以课程开发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系统培养教师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引导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和校本资源建设之中,共同构建以学校阳光文化为特色的‘五位一体阳光品质导航’课程体系,目前已形成五个课程群百余门校本课程,百余名教师研发授课。”
让“花儿”在文明阳光下绽放
从“开学第一课”到邀请第十届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呼和浩特市劳动模范走进校园为十四中学子分享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奋斗历程,用他们的自身经历让学生们切实体会到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学校打造阵地多元化、场所规范化、内容项目化、活动常态化工作模式,实现新旧媒体相融合,校内外阵地相结合,打通校内外空间,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福利院、博物馆等场所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学习,邀请家长们走进课堂,充实发展培养学生内涵。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的诸多校园文化建设都拍手称赞。“学校不光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很注重我们的全面发展,组织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获得了很多书本学习不到的知识。比如,2022年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进校园活动,通过聆听他们的工作经历,同学们了解了公交车司机这一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职业背后的点点滴滴,体会到了在一个岗位上默默坚守的可贵之处;同学们体会到了为他人奉献,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人的善良之心的力量。每个人都深深地被两位模范的经历所吸引,被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所鼓舞。”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高一(9)班王天娇同学说。
校园文化建设,不光让孩子们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样也收获了很多家长的好评。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看到,该校专门开设了家校专栏,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高二(12)班纳艳同学的家长说:“大家都知道,高二下学期是向高三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孩子在学习上实现突破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家校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在那段时间,学校组织了很多次家长会,教我们如何提前做好身为高三家长的思想与行动准备。同时,还引导我们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据介绍,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多年来,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不断深化阳光文化内涵,统筹规划校园文化设计,合理安排,彰显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三风一训”。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和体育活动,展现学生阳光品质和青春魅力。校园内,琳琅满目的书籍、随处可见的电子阅读器等,积极打造书香校园;面向广大师生征集校园文创产品设计,打造阳光品牌校园;班级定制专属文化精神,打造班级特色阳光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同学们学到了知识,老师也得到了提高。
以德为帆,护航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联社会、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视。
对于德育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2022年,学校通过校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阳光品质培养22次;开展青年教师思政大课16节;学生党史教育国旗下演讲36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校会和班团会12堂;以24期课本剧和心理剧为基础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此外,学校定期举办主题家长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学校三全育人成果,搭建起家校共建、共享、共育的桥梁。学校公众平台的‘教育微世界’专栏向学生及家长发布文化修养课程51期。积极推动五育并举,扎实开展学生的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总人次2000余人。学校组织全校各班设计班徽、班旗,选定班歌;开展微型钢琴演奏会、迎新美术作品展等多彩的美育活动;编排、组织学生进行外练筋骨、内修气神的健体项目;积极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设计构建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定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对预警学生建档立卡,加强跟踪指导。”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学生处刘宏主任表示。
据介绍,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将不断推动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提档升级,为呼和浩特市打造“宜学城市”、创建文明城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