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4版:创城时刻 上一版 下一版  

公共文化场馆内,多数人守“规矩”,个别人小“任性”

正己守道 传递文明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英 许婷

城市的公共文化场馆,既延续着城市的“文脉”,又彰显着城市的文明气质。近年来,随着我市建成和开放的公共文化场馆的增加,到公共文化场馆里观展、学习的市民越来越多,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生活也愈加丰富。文明之城离不开文明之人,市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市民在深入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场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时,更应守规矩、讲文明,在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注重文明的传递,激发文明城市的建设活力。

志愿服务很贴心

图书馆是看书学习的好去处,每逢节假日,无论是内蒙古图书馆还是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都挤满了看书、学习的市民。

2月13日上午,在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阅读区、自习室,不少市民正在埋头阅读,有的正在寻找自己心仪的书籍。馆里干净、安静的环境,以及浓浓的书香,无不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而整个场馆的展陈和布置,更是充满了文明之风,这股文明之风从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大门口就扑面而来。整洁干净的通道通往各个区域,入口处还设有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点,一排志愿者服务公益展板以及道德模范、好少年等人物展板就展陈在一楼,一旁的瀑布屏同样展示着公益广告。

“每年寒暑假,我们都在图书馆学习,这里不仅有很多书籍,还有自习区,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很方便,而且到处都有文明标识,不仅文化氛围浓厚,文明气息也很浓。”市民杨先生说,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内各种服务设施齐全,非常方便。

诚如杨先生所说,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内随处可见公益广告,还设置了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关爱未成年人等宣传展板。“自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公益广告宣传内容更加丰富,摆放的位置也更多了,除了一楼,图书馆外还设有公益景观小品,因为距离路边不远,不仅进入场馆读书学习的市民会看到,其他市民也可以看到。此外,在一楼到二楼的楼道内也设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敖嘉璐说。

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内还专门设有志愿服务工作站。站点有鲜明的标识牌,展板上张贴了志愿服务制度、志愿服务内容以及志愿者风采展示等相关内容,并且配备了雨伞、药品、水杯等便民服务物品。在呼和浩特市图书馆服务的志愿者介绍,他们主要负责引导和解答工作,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只要图书馆开放,就有志愿者为读者提供服务。

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大厅内,入口处整齐地摆放着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的个人事迹展板,在一楼展馆的各个出入口处,还分别摆放有关爱未成年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公益展板。大厅内同样设有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点,备有雨伞、轮椅、婴儿推车、药箱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公共文化场馆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阵地。为助力呼和浩特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青城各大文化场馆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推进措施,在做好公益宣传、志愿服务、文化服务等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和幸福指数。

版权所有 ©2020 襄阳日报 hj.cn 鄂ICP备XXXXXXXX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