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宝宝为什么总是流鼻血?

有研究数据表明,30%的5岁以下儿童和56%的6至10岁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鼻出血,由此可见,流鼻血对于婴幼儿及儿童来讲,是一种常见的鼻部异常表现。那么,哪些情况会导致宝宝流鼻血呢?

创伤

创伤是导致婴幼儿及儿童流鼻血最为常见的因素,比如挖鼻孔、头面部外伤、鼻部异物、手术以及相关操作后等。

挖鼻孔导致的鼻出血较为常见,患儿多有频繁挖鼻孔行为,鼻血多为鲜红色,量少,正常按压鼻翼即可止血,一般不伴有其他不适。

头面部外伤引起的鼻出血,患儿多有机动车事故、运动损伤、故意伤害、家庭伤害、儿童虐待等创伤史,鼻出血可为鲜红色或暗红色,量多,身体多可查及明显创伤痕迹,可能伴有精神、视力、肢体活动等异常,通过普通的按压止血,一般很难控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鼻部异物引起的鼻出血,多为单侧,并伴随恶臭鼻液溢出,患儿往往有异物接触史,比如珠子、橡皮、纸团、鹅卵石、玻璃珠、豆类、坚果、海绵、粉笔等。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带宝宝去五官科就诊,取出异物,并进行清创止血处理。

手术以及相关医疗操作后,比如腺样体、鼻窦、鼻中隔等术后,或者经鼻气管插管以及放置鼻管等,这种鼻出血一般在医疗操作结束至2周时出现,这种鼻出血是需要及时就医的。

鼻黏膜刺激

常见的原因有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环境因素等。

环境因素引起的鼻出血,在小年龄段的患儿中更多见,表现为生活环境过于寒冷、干燥,尘埃尘螨多等,从而导致患儿鼻黏膜不舒适,反复打喷嚏、揉搓刺激等,并引起出血。这种情况,需要将宝宝带到舒适的喂养环境,尽量避免刺激鼻部,鼻出血的情况多会自行好转。

过敏性鼻炎。患儿多表现为接触过敏源后,频繁打喷嚏、流鼻涕,鼻部黏膜反复刺激引起鼻出血。这种情况,需要明确过敏源,尽量回避过敏因素,减少鼻黏膜的刺激,鼻出血的情况也会随之改善。

上呼吸道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会引起鼻黏膜炎症,从而增加鼻出血的可能性,患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或者感染后出现流鼻血。这种情况,积极治疗原发病,保证喂养环境舒适,尽量避免刺激鼻黏膜,鼻出血的症状自然会逐渐好转。

肿瘤

鼻腔肿瘤也会引起鼻出血,在婴幼儿中比较少见,往往表现为一侧鼻腔出现症状,比如反复间歇性鼻出血、鼻腔有恶臭分泌物、鼻塞、呼吸不畅、嗅觉改变等。当宝宝反复发作,鼻出血病因不能明确,且伴有上述异常症状时,需要引起家长警惕,看看是不是鼻部肿瘤的问题,应及时带宝宝到五官科就诊,做进一步检查,往往需要通过鼻咽部MRI、鼻咽镜等检查明确。

其他原因

出血性疾病,比如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及血管疾病等,患儿鼻出血多表现为反复发作,可伴有其他皮肤黏膜出血表现,当发现宝宝反复鼻出血,或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等其他异常时,需要及时带宝宝到儿科就诊。

药物引起的鼻出血,患儿多有鼻出血前明确的药物使用史,比如使用抗炎药物(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华法林等)以后开始出现了鼻出血。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诊,针对本身疾病进行药物治疗调整。

当发现宝宝鼻出血时,家长不必过于紧张担心,但是对于反复发作、诱因不明的鼻出血,需要引起家长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据《襄阳晚报》程继文)

版权所有 ©2020 襄阳日报 hj.cn 鄂ICP备XXXXXXXX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