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许婷)“要想富,先修路”。在发展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农村道路的修建一直是农民走上致富路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市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建设“四好农村路”,探索农村公路与产业经济、旅游民宿、物流发展相互融合的新模式,推动农村公路由“通上车”向“富一方”转变,由交通线向风景线转变。
2月25日,走进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的台格斗乡创中心直播间,主播正在推广当地的糕面、胡麻油、小杂粮等产品。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台格斗村及周边的优质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如今,和林格尔县城建起了中心物流站,物流、货运、快递、邮递全面覆盖到148个村,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收寄快递,更让村里好的农副产品通过这条条农村路“走”上了更多人的餐桌。
“我们现在要收发农副产品都很方便,快递也都能送到家门口了。”村民说。
台格斗村地处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开发区东部,下辖3个自然村。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曾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台格斗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农家生态观光游”品牌,让更多村民吃上“农旅饭”,台格斗村也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并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五十佳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项荣誉。这些,都与通了农村路有直接关系。
“路通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更能带动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台格斗村党支部书记董凤英说。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赛罕区巴彦村至巴彦镇公路旁看到,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畅通无阻。家住附近的雷先生说:“几年前这里的路面还坑洼不平,附近居民出行极其不便。现在经过维修,我们出行很方便。”
据悉,这条路是连接省道S102(巴彦村)至国道110(巴彦镇)的重要农村公路,2007年由沙石路改建为水泥路,由于长期使用造成路面裂缝、坑槽、露骨等破损,加之到了雨天排水困难,严重影响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和两侧居民的生活。
巴彦镇是赛罕区特色农产品的主要输出村镇之一,巴彦村种植的大葫芦、小杂粮、鲜切花、白苦瓜等新奇蔬菜种类繁多,每年丰收节期间都会吸引大量市民和客户前来采购。但由于该村道路颠簸,导致销售运输不便捷。如今,这条道路的通畅不仅给周边居民出行带去便利,更打通了巴彦镇特色农产品物流运输的便捷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