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英 许婷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已经60周年。今天,人们依旧在学习雷锋精神,且如火如荼。热爱劳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钉子精神……为什么要学习雷锋精神?每个人心中的雷锋精神有怎样的内涵?“学雷锋、做雷锋”,各行各业如何传承,又如何践行?3月3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门采访。
雷锋精神 每个人的理解各不同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因为工作环境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所理解的雷锋精神也不同。冯旭飞是一名理发师,年轻的他正在积极参加培训,想尽快通过考核成为蓝天救援队的一名正式队员。在他看来,雷锋精神就是为社会做贡献。“蓝天救援队的每次救援都是不收费的,都是在为人民服务,所以我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冯旭飞说,现在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很多,相应的精神追求也应该跟上。虽然现在距离雷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雷锋爱岗敬业、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仍旧值得每个人学习。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做志愿者的这些年,这首歌一直萦绕在我耳边。雷锋精神体现了一种‘向上’的人生姿态,就好比我们所做的事情那样,是带领大家积极进取,帮助别人积极生活,让自己积极快乐的。”土左旗文化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张义强说。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院人类学学院2020级学生杨聪慧说:“雷锋精神包含着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更需要这样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在学科领域探索。雷锋精神也包含了积极奉献的精神,这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奉献、助人为乐,雷锋精神中满含大爱,而这份爱又由一件件小事汇聚而成。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学生志愿者小赵说,“助人为乐不分大小,比如我们帮助同学、互助友爱,这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雷锋精神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上学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学习雷锋精神,主题班队会、团建活动都少不了学雷锋这个主题,雷锋精神早已印刻在我们心中。”对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人类学学院2021级学生包吐气来说,雷锋精神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发扬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精神,从小事做起,把雷锋精神具体化,让更多人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包含很多内涵,例如热爱劳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钉子精神等等。对于土左旗民族文化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张义强来说,他这颗“钉子”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更多具有“钉子”性质的好心人。“我做志愿服务已经十几年了,在成立服务队之前,我一直以己之力去做志愿,从而结交了很多爱心人士。那时候土左旗还没有自发组织的志愿者服务队,所以这些热心肠的人就希望有一个组织,能够系统、长效地去帮助别人,于是我就发起成立了这支服务队,并扩容到现在的500人。”9年来,这些乡村志愿者时时刻刻都在践行雷锋精神,坚持把公益带到每个人的身边。
“这位家长您好,这里不能停放自行车。”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有一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平日里,学生志愿者会协同教师维持学校内及周边的秩序,到了中高考这样的日子,学生志愿者会在考场外拉起“人墙”维持考场外的秩序。每到“学雷锋日”,学生们还会自发组织走进养老院、周边老旧小区的空巢老人家中,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儿。
从2015年至今,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的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已收入4000多名学生,每年新注册的志愿者就有800多人。该校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赵大伟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会经常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志愿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劳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组织他们在传统节日向孤寡老人献爱心,可以提高大家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社区服务、节日慰问、学习互助,无论是校外还是校内,到处可以看到这些学生志愿者服务的身影,他们的行为正是雷锋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