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 点滴小事有践行
3月3日,在兴康社区毛纺东小区院内,身穿蓝马甲、红马甲、白大褂的志愿者有的打扫卫生,有的帮居民检查眼睛,有的为居民测量血压、把脉,还有的给居民讲解垃圾分类、文明养犬、文明交通、消防安全等知识……当日,兴康社区组织“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活动,辖区交警支队、派出所、消防站、医院、学校等多个单位到现场开展志愿服务。
赛罕区山丹街消防救援站副班长吴俊华是“北疆蓝焰”“山丹蓝”雷锋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他说,作为一名消防员,践行雷锋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现场救援和日常的志愿服务中。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已经超过半个世纪,60年里,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精神更是遍地开花。在土左旗塔布赛村一位留守老人的家里,土左旗民族文化志愿服务队队员于红梅算着日子来为老人理发。自从2014年服务队成立,于红梅就成为其中一员。“我虽然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去帮扶别人,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给村里的老人们理理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于红梅说。
对于人民路派出所民警董凤光来说,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践行雷锋精神。“在派出所很多事情都不能立案,例如居民把东西落在共享单车的车筐里了,老人迷路找不到家了,私家车堵路没有留电话号码了等等,这些都不是案子,但是我们民辅警都帮着协调处理了,我觉得这些就是在践行雷锋精神。”董凤光说。
3月1日,在赛罕区艺之苑学校的教室里,老师们讲课的讲课,辅导学生的辅导学生,学校环节干部解喜东忙着备课。在学校工作的时间里,他跟着付兵兵不止一次做公益。他表示,雷锋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践行雷锋精神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雷锋精神 与时代结合 服务更多老百姓
跨越60年,雷锋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我市各行各业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提升城市精神文明水平。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充分利用公交车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以支部的形式打造了“青春专线”“雷锋”“廉政”“创城”“公益慈善”等503台主题文化车厢。通过车厢壁板图文并茂的内容传播文明正能量,这其中,“雷锋主题车厢”的名号最响亮。
“当时打造雷锋车厢是受到一位乘客的感染。”66路公交车驾驶员安娜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她当时驾驶车辆行驶到内蒙古大学站点的时候,上来一位老年人,他身穿旧军装,背着军用挎包,头戴雷锋帽。看到此情景让她感触特别大,她希望以自己的力量让乘客记住雷锋、学习雷锋,传承雷锋精神。想到公交车是流动的文明窗口,她和同事便有了宣传雷锋精神的想法,随后,她和同事自发制作了学习雷锋的卡片张贴在车厢里,自此便有了“雷锋主题车厢”。
“雷锋主题车厢”的司机班组更是以雷锋为榜样,尊重乘客,态度和蔼,遇到特殊人群会灵活处理;遇到老人上下车,多停一会儿;雨天行车靠近站台停靠,避免乘客淋湿……安娜说:“雷锋精神不仅仅是口号,每一位公交人时刻向雷锋学习,传承这份精神,让公交车这扇首府的窗口每一天都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