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许婷 王英
近日,天气晴暖,市民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公园、景区乐享春光,我市的各类公共场所也进入迎客高峰期。对此,记者走访各大场馆发现,市民自觉履行文明参观倡议,用文明“织”起了一道最美风景线,让文明行为在公共场所引领新风尚。
家长言传身教 文明意识从小培养
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乱跑乱跳、不乱摸乱画……日常生活中,文明参观和文明旅游的举动无处不在。讲文明、懂礼仪不仅是个人素养的表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3月7日上午,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广场、公园、公共场馆发现,文明礼仪已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市民心里。
走进内蒙古博物院,记者看到游客在参观时都自觉佩戴口罩,不高声说话、不追逐嬉戏。市民杨成武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边参观一边不时地提醒他们要遵规守序。“我们一家人有空就会来一次本地深度游,博物院、展览馆、公园、周边景区都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内蒙古博物院不仅是我给孩子讲解历史文化的宝地,更是我以身作则,教育孩子遵守文明行为的最好场所。”杨成武说。
带着4岁孩子在青城公园游园的市民丁女士说:“来公园就要做到文明游园,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践踏草坪、爱护公共设施;到公共场馆遵守规则,一言一行有规矩;在外遛狗要牵好狗绳,及时清理宠物粪便,维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文明礼仪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从我做起,才能为下一代树立好的榜样,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好。”市民郝晓旺说。
文明行为随处见 浓厚氛围入人心
3月6日,记者走访了我市的书店、影院、图书馆等多家公共场所。采访中,这些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的素质不断提升,在擦亮城市文明底色的同时,也为青城添彩增辉。
“打电话时出影厅,观看影片时不用手机拍照,观影后的垃圾自觉带走……这些都是我看到的市民观影过程中的文明行为。最近几年,人们的文明观影意识越来越强,很少需要工作人员去特别提醒,也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万达影院工作人员刘信宏说。
“玉泉区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一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聚集地。之前这里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就是垃圾随处乱丢、小广告到处张贴。经过多年的治理和市民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文明出游已深入人心。现在来这里随手乱扔垃圾的人少了,乱贴小广告的不见了。”玉泉区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工作人员王茹说。
“人们来书店里看书不喧哗,阅读图书不折页、不撕扯,把书籍保护的很好,大家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首府的文明新风尚。”新华书店工作人员魏伟说。
如今,文明参观、文明旅游、文明阅读、文明观影等都是市民文明行为的体现,这也让更多的人自觉准守文明规范,让文明始于心、践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