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片片新绿,护座座青山
“爷爷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上班的蒋水清3月4日告诉记者,她祖籍上海,爷爷蒋维礼是上海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当年为了支边,从黄浦江边来到黄河岸边,在县城的中学任教。“我爷爷来到陕西,第一次看到波涛汹涌、浑浊不清的黄河水,很是震撼。”蒋水清说,“出于对家乡的思念,爷爷一直期盼着黄河水能早日变清,所以给我取名‘水清’。这几年,黄河的水真的从黄水水变成了碧波荡漾的清水。”
在吴堡古城山脚下的一处黄河滩边,竖立着一面鲜艳的旗子,那是吴堡民间冬泳爱好者每天的固定打卡点。“过去不敢到黄河里游泳,水里泥沙含量太大,这几年水质好多了,我们基本每天都来游一会儿。”冬泳爱好者王强说。
近年来,吴堡县全力打造黄河西岸绿色廊道,统筹规划、系统治理,累计投资近1.5亿元,新增造林绿化5万亩,深入推进吴堡由“浅绿”向“深绿”转变,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吴堡先后绿化44个村庄,道路256公里,国土绿化63万亩,其中,林地31.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8万亩,发展经济林20万亩。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7%,林地林木绿化率49%,城镇绿化率42%。
2015年沿黄公路通车后,吴堡县着力建设最美沿黄公路,累计投资近1亿元,栽种油松、侧柏、丁香等乡土苗木,绿化45公里沿黄公路、1.4万亩直观坡面,初步构建了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的黄河“绿色屏障”。
从吴堡出发,黄河水向南奔流400余公里,冲出晋陕大峡谷进入合阳县。40多公里黄河,在这里形成了193平方公里的湿地,占县域面积的13.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走进今天的合阳,人们完全可以重温2000多年前中国先秦时期陕西境内黄河沿线的湿地美景。万亩天然芦苇荡野趣盎然,水生和陆生动植物保护种类20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鹳、白琵鹭等30余种。天鹅今年也首次成规模出现在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数量高达近千只。这里已成为候鸟种群越冬、繁衍生息的“天堂”。
不仅宜川、吴起、吴堡、合阳,去年,黄土高原一跃成为全国增绿幅度最大的区域,陕西全省版图已实现整体变绿,正在由浅绿向深绿迈进。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陕西作出的巨大努力。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陕西林业系统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了流动沙地全部治理、植被盖度达到60.7%等优异成果。全省十年累计营造林811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4个百分点。刚刚过去的2022年,陕西营造林703.43万亩,占490万亩年度目标任务的143.56%。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上,陕西预计今年将完成营造林超5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93万亩,种草改良24万亩,为建设绿色黄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兴优势产业,富万千百姓
想要实现长久治理,还需要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
陕西在实行退耕还林的同时,在黄河沿岸积极打造以山地苹果和红枣等为代表的特色经济林基地,突破长周期、高投入、低效益的发展瓶颈,打造了生态治理带动绿色产业发展、经济效益提升的典范,让泥沙“固定”下来,也让周边的群众富起来。
佳县被誉为“中国红枣名乡”。这个县泥河沟村的老一辈人说,只有听到黄河涛声的枣才是最好的枣。黄河滩地相对肥厚、背风,很少有自然灾害,特有的小气候给枣树创造了一个非常适生的环境。
据了解,去年,佳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82万亩,年产量达5.05亿斤,创历年最高,其中有机红枣基地认证3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红枣种植县。全年红枣实现16亿元销售收入(含酸枣1亿元),成为当地2/3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这些枣树不仅是当地村民致富的“法宝”,更是保持水土的“能手”。枣树枝叶能拦截雨水,加上各种集水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枣树的根伸展能力强,匍匐根系较多,侧根发达,固持表层土壤的能力非常强。一望无际的枣树林牢牢护住了这一方水土,形成了黄河流域的一条绿色长廊。肥沃、背风的黄河滩地,又产出了最甜的泥河沟红枣,富了当地百姓。
同样,紧邻佳县的吴堡县也在大力发展沿黄种植业。对沿黄9万亩红枣,全部落实榆林市委市政府每亩50元的生态补贴政策。全县先后改造红枣、核桃低产林10万亩,栽植优质花椒5000亩,实现户均年增收1500元,为脱贫户累计发放劳务收入200余万元。
黄河流经陕西的部分地区还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陕西以能耗“双控”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地处黄河西岸的韩城作为陕西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和西北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韩城坚持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总纲领,聚焦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方向,坚持“升级转型、育小招新”并举,坚定推动氢能利用等新兴产业集聚成群扩规模,加快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
2022年韩城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和工艺技改投资增长15.7%,龙钢公司成为西北首家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红马科技获评全省“十三五”节能减排先进企业。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黄土高原是黄河安澜的重要生态屏障,全面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从治理中得到保护,从保护中寻找机遇,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陕西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绘就美丽中国建设的黄河陕西画卷。
(据《西安晚报》丁倩瑾 薛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