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修理自行车、修伞、配钥匙等“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依旧有其存在的意义。近期,我市多处“小修小补”摊位回归市民生活,其中新城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将多个闲置的核酸检测亭改建成便民服务点,得到市民的肯定和称赞。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马妍 李娟
核酸检测亭变身便民维修服务点
“以前自行车坏了,还得到处找修理铺,现在有了这个便民维修点,在家门口就可以修车,还能修鞋、配钥匙,确实是方便多了!”3月14日上午,家住清芷园小区的张大爷高兴地说。
最近几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分布于新城区东风路街道辖区的大街小巷的多处核酸检测亭重新“上岗再就业”,变身为“东风路便民维修服务点”。这些改造升级后的服务点,可以提供配钥匙、开锁、修车、修鞋等服务,不仅方便了辖区居民,同时也让东风路街道的困难户以及残障人员有了相对固定的营业场所。
在新舒园西巷的便民维修服务点,维修师傅天蓝柱正在为居民修车。在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新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有了这个免费的可以固定经营的场所。天蓝柱感慨地说:“我是一个残疾人,以前在街边摆摊影响城市环境不说,遇到刮风下雨也无处遮蔽。现在好了,这个维修服务点离家近,摊位也固定了,周围的市民都到我这边来。靠着我的手艺,我的家庭收入有了保障。”
昭君新村小区居民孙先生说:“最近看见附近的核酸检测亭被改建成便民维修服务点,这一举措真的太好了。希望更多核酸检测亭被利用起来,让它们物尽其用,更好地为民服务。”
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云瑞表示,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东风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一直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工作就推进到哪里。便民维修服务点自投入使用以来,社会反响极好,既方便了有“小修小补”需求的群众,也为一些“传统老行当”提供了生存空间。
据了解,目前东风路街道办事处计划在辖区利用核酸检测亭改设多个便民维修服务点,其中位于新舒园西巷与海拉尔东街交叉口的服务点已经投入使用,位于东影北路与光华街交叉口、外贸巷与光华街交叉口的服务点正在布置之中。
“小修小补”回归市民生活圈方便你我他
“家里有几双鞋需要修却找不到地方。”“我的钥匙丢了,想配钥匙还需要从地图上搜索。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确实方便大家的生活。”“有时候还是需要这些服务的。”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生活中有些时候还是离不开“小修小补”便民服务的。
3月14日上午,在回民区工农兵路与虹云巷交叉口出摊的赵师傅正在忙着为顾客修鞋。在现场,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与原来随意摆放的维修摊不同,赵师傅有了固定的摊位,不仅方便,也不会影响街道的交通秩序。
从事修伞、修鞋的刘师傅最近也在忙着准备重新经营摊位了。“之前没有固定的摊位,维修地点换来换去很不方便。最近,社区的工作人员通知我,给我们规划了固定的出摊地点,我正在整理自己的工具准备出摊呢。”刘师傅说道。
为了让“小补小修”更加规范地回归,城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也在忙碌着。“之前我们在市民需求大的路边规划出一片区域,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方便“小修小补”摊位经营。对另外一部分流动性大、不服从城管部门管理、不规范经营的摊贩进行严格管理,同时要求每一名城管队员做好辖区精细化服务和常态化管理工作,确保辖区市容市貌管理到位。近期,我们将对施划区域重新施划,让经营摊位更加明显,方便摊位经营者的同时,也方便市民。”回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