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依法治网、文明上网,加强网络道德观念,提高网络道德修养,抵制网络低俗之风,拒绝网络不文明语言,这些都是文明上网的具体体现。用法律准绳、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网络言行,理性表达、文明互动、诚信自律是体现当代网民高素质的标准。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英
弘扬时代新风 共建网络文明
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主题鲜明的社会宣传标语、温馨的文明提示语……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持续深入,城市乡村、大街小巷,人们总能与这些正能量的宣传不期而遇。其中,网络文明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网络无边,青春有限,珍惜时间,文明上网”“文明上网需牢记,净化心灵扬正气”……这些标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网民上网需文明。与此同时,我市也在大力开展网络名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城市文明之礼,通过“网络文明我参与 网络诚信我践行 争做青城好网民”、呼和浩特市“网络名人”组队提升城市文明、“强国复兴有我呼和浩特市网络文明践行者”等相关活动进行宣传。
3月21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我区部分高校校园看到很多展板上标有“文明上网 文明用语”的字样,网络文明创建氛围十分浓厚,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参与网络文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网络文明创建意识传递到当代青年的心中。
在出租车顶的LED广告屏上,滚动播放着创城宣传内容,其中就有“上文明网,做文明人”宣传标语。出租车司机吴杰说:“文明上网不仅体现在个人身上,更是一座城市全民素养的体现。”
本月初,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上网意识,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 传递青城温度”文明上网志愿服务宣传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活动中,网络文明志愿者向广大市民发放了《文明上网宣传手册》,现场讲解了文明上网、个人信息保护、预防网络诈骗等相关知识,倡导市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活动现场的个性化、网络化宣传展板和手举牌吸引了许多市民的目光,有效传递了文明上网新风尚。在“文明上网 争做文明有礼首府人”线上知识竞答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扫描二维码参与竞答。
通过这些不同的宣传方式,有效提高了市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的网络素养,帮助大家树立了正确的网络观、安全观,切实增强了文明上网宣传活动的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