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王劭凯)3月26日至28日,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奶业专家、行业学者、奶协领导齐聚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出席2023第十六届内蒙古乳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简称内蒙古乳博会),共商未来奶业发展大计,把脉行业发展方向。
本届大会以“踔厉奋发启新程 勇毅前行谱新篇”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内蒙古奶业创新发展成果及经验,共同分享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为行业人士提供产业链最新技术设备、加工包装的选购咨询,推广最新奶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同期召开的“乳业高峰论坛”,围绕奶业发展前景分析、牧场疾病免疫预防、微生态研究、农牧业经济、数字化牧场、绿色智能发展等不同热点议题,特邀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多位行业专家学者分享20多场技术报告,聚焦奶业前沿化、数智化研究成果,为奶业相关从业者提供沟通、交流、学习、合作的高效互动平台。
区别于往届乳博会论坛,本届论坛有两大亮点。一是现场启动牧场亿元帮扶活动,并邀请行业专家和牧场代表共同参与沙龙讨论,就“牧场节本增效”交流先进经验。二是特邀国家疾控中心食物营养所及伊利、蒙牛学生奶相关负责人分享学生健康营养的最新政策及研究成果。
奶业既是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又是优势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奶产业发展,对推进奶业振兴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2022年内计划建成的56个3000头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建成,存栏可达24.6万头,奶产量38万吨,截至目前,全区奶牛存栏达到159万头。力争到2025年奶类产量达到10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
目前,内蒙古奶牛存栏头数、原奶产量、原奶加工能力均居全国首位,伊利、蒙牛两大乳企综合排名分列世界第五和第七、亚洲第一和第二。
伴随着内蒙古奶业振兴“阔步向前”,本届乳博会吸引来自全国各省市236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12000平方米,首日观众达12742人次。展会共推出5大展区,分别是奶牛、奶羊、奶骆驼、奶牦牛、奶水牛、乳肉兼用牛等养殖与牧场设备展区;乳制品加工与包装技术设备展区;牛奶、羊奶及骆驼奶、牦牛奶、水牛奶等相关乳制品展区;奶畜牧场智能化相关设备、标准化设计与工程建设展区;内蒙古优质特色乳产品及乳文化展区。每个展区将集中展示行业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创新产品,为奶业从业者呈现了一场行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