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李蒙
新城区满族小学多年来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校园文化氛围。由于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让这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先进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自治区环境友好学校、自治区美育学校、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
历史文化沉淀出文明底色
一进入满族小学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精心布置的党史长廊、石榴籽园地、党建长廊、百名师生绘百年党史作品展等等,从各种别出心裁又新颖独特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的每一个空间、每一面墙壁、每一间教室,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阵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作用。
满族小学五年级的一位同学说:“我们学校的北墙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剪纸,我们觉得很有趣,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剪纸中的内容。墙上还绘制了56个民族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场景图,大大的‘爱我中华’的标题,让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据满族小学校长黄玉红介绍,学校还设有石榴籽广播站、荣誉墙、百年党史等文化宣传阵地,设立了射箭、管弦乐、足球、篮球、绘画、创客等十多个精品社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建立班级家委会,成立了家长学校,每学期举办2次以上的家长培训会和家庭教育讲座,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要求宣传展板、班级板报经常更新,并把教室走廊、墙壁、校园文化墙等利用起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黄玉红说。
“作为老师,我们想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公益文化设施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等,开展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 学校大队辅导员梁静介绍,该校通过召开“我是小小石榴籽”主题中队会、开展“培植民族团结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升旗仪式和“讲红色故事,做强国少年”活动、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音乐党课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落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与此同时,满族小学还将原有的班级展示栏更名为“石榴籽园地”,用心设计了园地LOGO,并分成9个主题展出学生的绘画、书法、习作、手抄报、优秀作业。“小石榴籽们”积极参与其中,增强了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感情。
思想道德建设引领校园
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校长黄玉红说,学校规范少先队活动课和升旗仪式等德育工作平台的建设;强化学科德育渗透,每学期开展德育经验交流;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体验教育。学校还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树立崇尚劳动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学生们学会了简单的做饭和做家务。利用校本教材《采薇集》吟诵,让广大学生在经典中浸润成长,雅言中传承文明。
教导处主任阿丽玛说:“学校非常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示范作用。教师培训有计划、有落实,组织教师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学习、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分层’培养、专家讲座等形式,确保每位教师每年不少于90课时的培训要求。目前我校有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09人,区级以上优秀教师48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18人。”
每学期,学校都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评选表彰活动,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2021年,重新制定了《班主任评价考核办法》,开展各种形式的班主任培训交流活动,而且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树先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
多彩生活让校园充满爱
3月5日,满族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弘扬雷锋精神,队员们用铮铮誓言和嘹亮歌声诠释了向雷锋学习的决心。 3月6日,消防救援大队的宣讲员来到满族小学,通过现场演习,让学生们了解了防火的重要性,并亲自体验了各种防火器材的使用。
这样的校园活动,满族小学每个学期都会举办。同学们说:“学校会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们都很乐意参加,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和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
平时学校的仪式感满满,升旗仪式现场成为展示师生、年级、班级文化的平台,每天都会有学生代表讲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入队仪式、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庄严的仪式给每一位学生心中留下了神圣而难忘的记忆。学生们还和老师一起共同制定个性化班级名称,设计班徽、班训,营造温馨的班级环境,全面提升班级文化品味,让班级像家一样温暖。
采访结束时,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还发现,每个班级都会在醒目位置张贴《中小学生守则》,让“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在各个班级中形成竞争,学校还设有红领巾监督岗,督促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许多细节之处都能折射出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同学们纷纷表示:“我们很爱我们的学校,也爱我们的班级,希望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能为集体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