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百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贼船上面贼热闹

●司马小萌

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春天,在大天鹅即将北飞之际,我带领摄影小分队,南北两路,自驾千里,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威海荣成,有着我国北方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摄影小分队里,有老将,也有新兵。

称摄影新兵为“小白”,既是新手们的谦逊之词,也是老手们的兀自傲娇。这次跟我来的小白有几个。其实,有的已经不算太“白”了。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韩教授。三年前,她随军旅作家晶岩参加新书推介会,与现场拍照的我熟络了。姐俩当即拜我为师,她们一个是我的中学学妹,一个和我来自同一所大学,都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但对摄影,知之不多。姐俩没少用功,我也没少指点,直至她们堂而皇之地进入几家晚报的摄影作者队伍,偶露峥嵘。韩教授称我为“伯乐”,自己荣幸地出任“二伯乐”——她在同事和学生中,发展了几位摄影爱好者。

另一个“小白”,是我从“掼友”队伍中挖掘的:外企高管姜女士。从我们响应国家体委推广,拉帮结伙打掼蛋开始,直至煽动她跨进摄影领域,这姐们儿凭借悟性高,迅速上路。对摄影之狂热,已经超过她那位在摄影界有点影响的老公。

还有一位是江苏某报社的副总编辑,人称“陆总”,本月刚退休。这个自称“木讷、不善交际”的笔杆子,因文采出众,经常受到我的吹捧。当然,其内向性格,也被我改造不少。这次临行前我给他布置“作业”,又说:“以你的聪颖与好学,摄影不在话下……”

春风拂面,一群“老手”带着“小白”们开始了摄影采风。

第一个出成果的是陆总。凭借多年的新闻敏感,他以“天鹅北飞前的萌动”为切入点,其摄影作品首先见诸新媒体。

新闻讲究一个“快”。赞一个!

但是一看照片,我不满意了:天空白花花的,天鹅白花花的,高光部分太强,画面层次不足。亲,你就不知道修一下照片啊?

不知道。陆“小白”真的不知道。

于是,司马“老手”开始教导:“下一个修图软件吧。减一点高光,增加一点对比度和饱和度。这样简单处理,既悦目又不失真。”

韩教授也不甘落后。在威海码头拍的一张“载满游客的渡轮向春天出发”的新闻照片,被我选中,火速推荐到某报。兴奋的教授顾不上吃饭,奋笔疾书写说明……第二天,报纸大样来了。

如果看到我当时的表情,肯定惊到你:从180度的咧嘴微笑赞许,到怒目圆睁极为不满:“喂喂,你写的什么说明文?没有地点呀!告诉我,这渡轮,是在旧金山、大阪,还是斐济岛啊?”

新闻要素有六:“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加“一个H”:How(如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得几天前聊天,教授说自己是个“丢三落四的人”,我马上夸张地附和,说自己是个“丢五落六的人”。而今天,“丢五落六”对“丢三落四”进行了猛烈批判。这教诲,被蔫头耷脑的教授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誉为“无死角的批评”。

当然,最终有惊无险。我及时提醒了,编辑也发现了。

此行唯一没有挨批的“小白”,是姜女士。直至回到北京,此君仍“春风得意马蹄疾”。她在朋友圈写道:“司马老师说,拍照要讲究‘人衬景,景养人’。下午,我在永定门公园内拍玉兰花,待了四个小时,相机电池耗尽,甚至被洒水管浇了个透心凉。只为傻傻地等着有人来入镜。虽说还不尽如人意,但今天的努力是必须的……”

好了,至此,摄影“老手”们欣喜地发现:摄影新手们已经彻底上了“贼船”。

接下来,朋友圈里,围绕“贼”字,大家开始各色调侃——

韩教授:“带领我们上‘贼船’的司马老师,是个贼有趣的人。”陆总进一步发挥:“一群端着相机的贼,登上驶往春天的司马号游船,堂而皇之地搜掠人世间各种美好!”姜女士马上慨叹:“心中正发出阵阵贼喜!”南京哥们正仁十分羡慕,说:“贼好!”

最后我总结道:“贼热闹,贼痛快!”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