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文明青城 上一版 下一版  

踏青出游好时节 文明出行记心间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马妍 李娟

清明假期,市民结伴出行、踏青游玩,我市各大公园、景点也迎来了旅游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几年,爱护环境、文明出行已成为大多数市民、游客的自觉行为,文明旅游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

文明观景 绘出最美风景

一草一木总关情,文明旅游成风景。每到节假日,新城区恼包村便吸引着游客们纷至沓来,观美景、赏民俗、品人文。“我已经记不清来过几次了,一直觉得这里的环境特别好。清明假期前来游玩,作为游客要遵守秩序,维护好环境卫生,文明出行。”4月5日上午,家住赛罕区的陈女士说。

4月5日,在敕勒川草原附近,记者看到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卫生保洁,周边还有很多市民携家带口前来踏青,拍照留念。走访中,记者看到大多数市民、游客都能自觉地遵守文明旅游守则,不踩踏草坪、不攀爬建筑,时刻把文明放心里,共同维护绿色生态环境。

据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清明假期,大部分市民、游客都可以做到文明出行并主动捡拾垃圾、呵护花草树木,文明旅游已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新城区文化旅游广电局的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旅游遵守秩序最重要,不能随意任性。从乘车乘船、购买景点门票、进入景区,到参观游览,以及如厕等等,都要按照先后次序进行,自觉做到排队等候,在游玩赏景的同时,切记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踏春正当时 文明游园不能忘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随着天气转暖,放风筝成为了许多市民遛娃的热门选择。

4月5日恰逢清明假期,南湖湿地公园里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各式各样的风筝在他们手中放飞,没一会儿,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就挂满了天空。记者看到大多市民选择到空旷的地方放飞风筝,避免了在放风筝的起跑阶段没有足够的空间而导致与他人发生碰撞。但也有一些市民选择在广场上放风筝,由于周围有电线、树木等障碍,风向不稳,风筝就容易挂在障碍物上,存在安全隐患。

“附近的障碍物比较多,风筝一旦挂在电线上非常危险,如果一直拉着风筝跑,很可能会出现触电、撞到人等安全事故。”带着孩子来放风筝的市民徐先生表示。

假期,不仅放风筝的市民多,骑行锻炼的市民也不少。记者看到有市民把共享单车骑进了公园内。而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公园规划了非机动车停车位,大部分市民在骑行后能够规范停放车辆,但也有个别人将车辆随意停放在指定区域外,影响了园内的交通秩序。

在一些市民选择绿色出行的同时,也有市民选择了开车出行。“在公园的道路上,我们施划了大量的停车位方便市民停车。有的市民非常配合能够做到规范停车,但也有市民逆向停车、线外停车、随意停车,在影响交通秩序的同时,也形成了安全隐患。在此,我们呼吁大家,假期游玩踏青,更要文明出行,规范停放车辆,方便你我他。”南湖湿地公园工作人员说。

花美景美 文明更美

记者在我市青城公园、满都海公园、南湖湿地公园走访时看到,桃花竞相开放,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市民们或结伴赏花,拍照合影;或徜徉花海,品味春日美景。

走访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景象:有的市民折下花枝给孩子做成花环,有的拍照时拉下桃花枝合影,有的在景区里乱扔垃圾,既对树木造成损伤,又有损城市的文明形象。

“绿化是一个城市的公共资源,它是为我们城市的所有市民服务的。公园、广场则是展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爱护绿化,文明赏花,让我们每个人争当‘护花使者’,让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共同为城市添彩,把美留在每个人的身边。”青城公园副主任李强表示。

春日,公园里的人工湖成为最美的风景,清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碧波,小鱼、蝌蚪在湖中嬉戏。优美的风景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可是一些人带着渔网、水桶在湖边捕捞,虽然相关部门在周边设立有“禁止捕鱼 禁止涉水”字样的警示牌,但仍有许多人视若无睹。

记者看到在南湖湿地公园的人工湖边有许多孩子在捞小鱼。“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安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湖中,真的太危险了,家长应该及时制止。”看到孩子们在湖边捞鱼,游客赵先生说。

湖边捞鱼、随意摘花等行为看起来是小事,但却不可等闲视之。城市中的一草一木,都属于公共资源,随意损害,无异于破坏公物。对于我们每一位市民来说,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尊重文明,践行文明,从自己做起。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