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许婷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它的意义是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阅读,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如今,首府为促进市民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更加随时随地融入城市生活,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带给市民无穷的精神享受。
24小时开放 鸿雁书屋让阅读“不打烊”
说起阅读,首府市民人人皆知的便是“鸿雁书屋”,在大街小巷均可见的“鸿雁书屋”便是改变首府市民阅读方式最重要的一个体现。近年来,鸿雁书屋不断发展,从起初只有部分类别的书屋到如今加有文创艺术品、24小时不间断开放、智能控制等多元化、多形式的书屋,现已逐步构建出具有呼和浩特特色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来到位于新城区呼和浩特体育场的鸿雁书屋,作为鸿雁书屋的示范点,它囊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可供休息的饮水吧等设置让这处书屋留得下人。再看看分门别类的25000余册图书,符合所有人的阅读“胃口”,真正把优质的阅读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多读书、读好书。“我们书屋是集休闲和阅读为一体的阅读体验书屋,目的就是把传统的阅读和休闲结合起来,丰富阅读者的体验,让阅读更舒心。”工作人员介绍。
另一边,在玉泉区好人公园附近的青城驿站里,利用闲余空间打造的鸿雁书屋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24小时的自助服务留下了许多市民,让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借阅、浏览,随心所欲地畅游在书的海洋里。采访中,家住在书屋附近的市民刘玉梅说:“我今年56岁,退休后的最大乐趣就是读书,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也能在书海中释放自己,开解自己。这个24小时营业的书屋和以往的图书馆有很大的区别,不限制阅读时间和借阅时间,非常方便。”
如今,鸿雁书屋作为我市“鸿雁悦读”计划的延伸服务,已成为多方合力打造的城市文化服务新地标。
“图书流动服务车” 阅读变得触手可及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缓解基层群众看书难,送书下乡交通难的问题,我市近年来还打造了“图书流动服务车”,加强公共文化的建设。
近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玉泉区的“图书流动服务车”上看到,2000余册图书规规整整地摆放在一个面包车里的图书架上,车内设置了两条长长的阅读椅,可供市民上车阅读、借阅,即可遮风挡雨,也可随时畅读。玉泉区图书馆工作人员王尧介绍:“‘图书流动服务车’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现代‘图书馆’,配有相关多媒体设备,能开展图书借阅、电影视频播放等一系列流动图书服务。服务车的投入使用有助于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通过开展服务车入基层活动,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传递到基层群众手中,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今年年初至今,我们组织服务车深入到文化庙会现场,深入到乡村深处,通过多样的图书类别吸引人群,很多人十分好奇这个满载图书的车辆,纷纷前来体验借阅和读书。也带动了很大一批市民参与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在车内,市民王女士正和孩子一同看书,小朋友边看边提问。汪女士说:“本来是带孩子出来遛弯,无意间看到了这辆流动图书车,就把游玩时间变成读书时间了。没想到这里的书籍种类这么多,孩子一下就挑到了喜欢的图书。以前想去图书馆借书,总是要先挑好时间再确定计划,来回一趟时间都花费在路上了。有了这辆流动图书车就方便多了。”
据悉,“图书流动服务车”是市图书馆2019年4月初上线的品牌阅读推广服务,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并已在市四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