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刘芳
4月27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了解到,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备受社会关注和各方期待,呼和浩特文旅活动以“相约草原 携手春天——诗与远方从呼和浩特开始”为主题,从市民和游客的角度精心策划了“漫游青城”“律动青城”“露营青城”三大系列活动。
三大系列活动超燃开启 等你来打卡
“漫游青城”:“五一”期间,全市共推出三大类17条精品旅游线路。第一类为代表性景区串联系列,其中包含:中华地理标识游、敕勒川草原文化主题游、乳都科技博物馆游、地域特色马文化游、民族融合——茶叶之路古韵游、草原烽火红色文化游;第二类是特色主题旅游系列,其中包含:寻味青城游、悦享青城游、健康生态游、黄河休闲游、长城黄河文化游、文旅科技游、红色生态游、草原都市游;第三类是亲子研学旅游系列,其中包含:非遗民俗游、历史文化游、品味乡村游。
“律动青城”:“五一”期间,依托我市丰富的文旅资源策划推出了“潮玩体验、音乐派对、乡村乡趣、文化惠民、体育竞技”五大主题200余项文旅活动,并精心筛选出有亮点、有创新的活动60余项。围绕“潮玩体验”主题,在敕勒川草原、马鬃山滑雪场、塞上老街区块、回民区万达广场、奥威马文化产业园、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内蒙古赛马场、北极光滑雪场等地共举办12项30余场活动,浪漫热气球、滑翔伞空中体验、黄河大峡谷踏浪狂欢、“千载国风盛当潮”华服游、“梦回大唐”星夜市集游、巨型稻草人造型艺术展等等都将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潮玩体验。围绕“音乐派对”主题,在哈素海景区、马鬃山滑雪场、大召广场、海亮广场共安排7项20余场音乐活动,配合老城记忆与现代融合,形成新的潮酷风格,汇聚多国说唱艺人,共享音乐盛宴。围绕“乡村乡趣”主题,在托县黄河麦野谷景区、和林县台格斗村、赛罕区金河镇开展7项20余场乡村特色旅游活动,通过“春耕”“农作”串联起多个乡村,体验乡村乡趣。围绕“文化惠民”主题,策划黄河流域地方戏曲展演、月月邀您看大戏、相声专场演出、摄影展、艺术作品展等22项60余场惠民活动,满足市民游客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活动热遍全城。围绕“体育竞技”主题,在哈素海举办24公里自行车环湖骑行赛、在马鬃山滑雪场举办6.6公里山谷徒步越野等共5项20余场体育健身活动。此外,喜欢搏击的朋友还可以观看呼和浩特自由搏击联赛。
“露营青城”:“五一”期间,全市将开放成熟露营地13个,共推出12项50余场露营活动,“露营+音乐、露营+美食、露营+市集、露营+采摘、露营+机车”等多种类型露营活动邀约大家相约草原、亲近自然,享受绿色时光。
提振城市“烟火气” 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我市将重点接续推出“六大主题”的促消费“组合拳”,打造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供给,激发消费“新活力”。
据了解,4月18日至5月17日期间,聚焦百货、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采取政企银联动、线上线下互动方式接续滚动发放3800万元惠民消费券,消费者可以在银联云闪付、电信翼支付平台点击“乐享消费 惠购青城”页面领取消费券,还可以通过伊利、蒙牛企业小程序领取;“五一”前后首批推出摩尔城“五一小长假 欢乐不停歇”、凯德广场诺和木勒“最青城·美好生活”、万达广场“玩乐回归 五一趣浪”、维多利时代城“‘莓’好生活节”、苏宁“五一家电节”等50余场促销活动;从5月5日起,围绕居民生活必需品和家电升级新产品,通过打折让利、“以旧换新”、新品推介等方式陆续开启“乐享消费 惠购青城——大型超市(家电)进社区惠民促销活动”,让居民尽享“家门口的便利”;依托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馆等公共展销平台,围绕房产、汽车、农副产品等重要商品,“五一”期间举办内蒙古第二十一届大型汽车展览会和内蒙古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大会,5月份还将陆续举办6场商贸展销展示活动;4月28日至5月12日,聚焦“乳制品销售”“电商平台消费”“品牌联动让利”三大板块内容,依托美团优选、苏宁易购等40多家电商平台举办“品牌品质·惠享生活”——2023呼和浩特市“双品网购节”;即日起,以步行街、美食街、公共场馆、网红打卡地等场所为载体,打造餐饮、购物、娱乐、文创等多元消费业态场景,培育城市消费新热点。
“五一”价格不“狂飙” 多举措规范假期市场秩序
“五一”期间,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群众的体验感,以安全的食品、平稳的价格、贴心的服务为广大游客和市民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对旅游景区、早夜市、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商场超市进行全覆盖检查。对节日期间游客市民较为集中的网红店、餐饮店,根据营业时间特点提高错时检查比例,确保监管有序。对重点食品进行抽检,对易发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企业加大检查频次,全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餐饮服务安全方面,将开展节日期间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专项整治,加大餐饮店食品原料来源、加工流程、餐饮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检查力度,确保游客吃得放心。以制作科普小视频和上门服务方式指导企业落实《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餐饮服务食品操作规范》,优化提升餐饮服务质量,确保游客吃得舒心。
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将对商超、景点、游乐场、酒店等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不间断检查。指导大型活动场所和重点场馆电梯维护保养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游客在节日期间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在第一时间受理解决。
在价格监督方面,重点加强对各类景区景点门票价格监管,对国有景区不执行政府规定的价格或浮动幅度,擅自增设收费项目,通过违规设置“园中园”门票等形式变相提高门票价格等行为,对各类景区景点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捆绑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持续开展民生用品市场随机检查,对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快的商品加大检查频次,严肃查处不明码标价、缺斤短两等消费欺诈行为。
加大运力投放 全力保障“五一”公众出行
据介绍,今年“五一”假期公众出行需求大幅增加,根据预测,人员流动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4月29日将迎来出行高峰,5月3日将出现返程高峰。我市为有效应对客流、车流高峰,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加大运力投放,全力保障“五一”假期公众安全、有序、便捷出行。
公路出行方面,“五一”假期,全市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4月29日0时至5月3日24时,预计假日期间旅游景点周边和进出城区、省界出入口部分路段车流较大,全市31个公路收费站、206个收费通道将根据车流变化满负荷开放通行。道路客运方面,市区呼和浩特长途汽车站、客运西站、通达南站3个客运站计划运营客运线路153条,日均发送客车280班次,日发送旅客能力达1万人次。民航方面,白塔机场计划日均进出港航班280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达3万人次。铁路方面,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05对,比正常时段增开13对,北京方向开行列车37对,其中动车组32对,普速列车5对,还将加开呼和浩特至临河、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至西安的往返列车。市区公共交通方面,公交运营线路138条,运营车辆1969台,日运送旅客能力达120万人次。从5月1日起增开通往火车站、商圈、夜市、网红小吃街等8条夜间公交线路,开行大黑河休闲专线、地域文化专线、敕勒川草原专线、绿色生态专线、历史文化专线等5条旅游特色专线;地铁开行列车增加至504列次,日运送旅客能力达60万人次。同时,为提高运输保障应急响应能力,全面做好运力储备和车辆备勤工作,已储备应急运力车辆300台(客运大巴50台、货运车辆30台、出租汽车200台、公交车20台),可随时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