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姑娘邢小颖今年29岁,已在清华任教9年。当年她高职毕业后,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聘用为实践指导老师。
此前,她讲课的视频在网上播放量过亿,引来很多人的关注。有人赞叹她“太优秀”,也有人质疑:“高职生教清华学生,你真的行吗?”
成为“宝藏老师”的路满是汗与泪
“撒分型砂就像烧烤时撒孜然,要快速且均匀。”在铸造实践课上,邢小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要点,还不时“抖个包袱”。
邢小颖介绍,铸造是汽车发动机等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清华,除了工科学生必修的金属加工工艺实习外,还设有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选修课,会将铸造、3D打印技术等融合到实践教学中。
“我们在实践课程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新时代‘大国工匠’精神。”热烈又朴实的课堂氛围让邢小颖的课火出了清华,跨校选课的北大学子都直呼“一课难求”。不仅如此,她讲课的视频被传到网络,播放量很快破亿。
“宝藏老师”光环的背后,是一条伴随着汗水与泪水的路。2013年11月,以实习老师身份踏进清华校园时,来自陕西渭南的邢小颖只有19岁,还是高职生。
面对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清华学生,她心里是忐忑的。“万一他们问问题我答不上来怎么办?”提起那段时光,邢小颖记忆犹新:“压力很大,我讲不好就在厂房里哭,哭完再继续讲。常常结束就是深夜了,看着清华校园的点点灯光,我就想我的路该往哪走啊!”
她横下心,心思全放在备课上。空闲时去蹭课,看有经验的老师傅如何讲;下班后,她就去空荡荡的老厂房教室,把工具想象成学生,和“他们”互动。第一次独立给学生讲课,邢小颖备课到午夜。功夫不负有心人,那节课学生的反馈不错,她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
就这样,刚刚20岁的邢小颖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正式被清华大学聘用为实践指导老师。
她用实力回应质疑
与清华结缘,起源于2011年邢小颖高考后的那个决定。当时她的成绩无缘本科。她听说“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很抢手”,便最终选择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
没想到上第一节课时老师十分惊讶:“居然有女生选这个专业?”她很快理解了这种惊讶:原来学材料是个体力活,铸造需要经常搬砂箱、翻砂,男生都大汗淋漓,对瘦小的她更是不小的考验。于是她从体能练起,跑步锻炼,每次实训课她都是第一个到……也正是凭借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她争取到了去清华大学实习的机会,并通过重重考核顺利入职。
如今,邢小颖教过的学生接近三万人,但高职生的身份仍时常引来质疑。但她并不急于撕掉“高职生”的标签,“把当下的工作做好”,是她应对质疑的方式。在清华任教九年,她完成了专升本考试,考取了热加工工艺方面的教师资格证,连续八年获评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教学特等奖和一等奖,今年4月还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实验技术人员。
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她都会坦率地告诉学生自己曾是一名高职生。“别人贴的标签,我无所谓。我知道自己的路怎么走,不管起点高低,努力总会带来希望。”
未来将继续开启新征程
邢小颖所在的团队将铸造课打磨成了全国“王牌课程”。他们根据最新的技术和学生的反馈,开设了个性化首饰设计及制作等课程,让设计理念与设计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
工作中对自己上满发条,课堂上她却总强调“慢节奏”——她不喜欢用布置任务的方式去推动学生完成作业,而是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我们每个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一样,就像每朵花都有不一样的花期,总要给时间让他们去学习、进步,这是不能着急的。”
生活中的邢小颖上有老下有小。父母一辈子省吃俭用,她的心愿是多带老人出去看看。4岁的女儿正是活泼爱动的年纪,课后邢小颖既要忙教研、备课,也要平衡“带娃”时间,有时能挤出时间就陪女儿在校园里玩一会。邢小颖笑称,“当老师、做妈妈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未来,邢小颖继续开启新的一程,她正在努力备考研究生,想继续丰富自己,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30岁刚刚好,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阶段和起点,来日方长。”
据《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