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明亮又舒适的用餐环境、美味健康又实惠的菜肴……为进一步解决老年群体“吃饭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实行家门口的养老模式。近日,按照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呼和浩特市通过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官网向社会公布了第二批已投入使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为老餐厅名单,到社区为老餐厅就餐也渐渐成为老年群体就餐的不二选择。小食堂、大民生,社区为老餐厅让夕阳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刘芳 安娜
为老餐厅吃出幸福的味道
5月8日11时许,新城区东风路办事处丽苑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为老餐厅内飘出阵阵香味,忙碌了一个上午的厨师们陆续将制作好的午餐端出厨房。“胡萝卜炖牛肉、香菇烧油菜、木须肉、家常炖豆腐……每天的菜品搭配可是有讲究的,既要考虑是否适合老年人的胃口,还要考虑到营养均衡。此外,主食也会尽量做到种类丰富,除了米饭、馒头之外,还会搭配烙饼、杂粮等,尽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够吃饱吃好。”餐厅的前厅工作人员向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介绍。
趁着刚出锅的饭菜热气腾腾,餐厅工作人员便打包装满了几个餐盒。原来,除了为到店就餐的顾客提供营养均衡、价格低廉的三餐外,这里还承担着为附近几个小区近十户老人上门送餐的任务。每天,为老餐厅要送早、午两餐。“订餐的绝大多数是居住楼层较高、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的高龄老人居多。四菜一汤加上主食,市场价18元一份的午餐,使用老年卡享受优惠之后,价格在14到16元。”餐厅工作人员说。
“今天这个木须肉炒得真不错,黄瓜片比之前软烂不少,肉片也够滑嫩,油比之前少了,更合适老年人的口味。”刚刚点了一份木须肉和两碗米饭的社区居民刘老先生和老伴儿一边细细品尝,一边夸赞道。原来,年近七旬的刘老先生是一名从事餐饮行业40多年的退休职工。从不久前为老餐厅营业后,就一天不差地来此就餐。“我们老两口饭量不大,通常每餐只点一道菜就足够了,平均算下来每人不过十来块钱,跟自己在家做饭的花销比相差不多,但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刘老先生说。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老餐厅也成了社区老年人的社交场所。老年人们一边就餐一边聊天,既长见识又交朋友,心情也愉快。
据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云瑞介绍,该为老餐厅所有菜品严格落实48小时食品留样制度,保证了食品质量和营养安全,让老年人吃得放心。“东风路街道始终把为老餐厅作为‘为老志愿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转变‘为老服务’理念,切实将‘为老服务’落到实处,尽最大努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云瑞表示。
让老年人享受“家的味道”
对于老年人来说,为老餐厅不仅是家门口的“食堂”,更像另外一个家。5月8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来到昭乌达南路街道大台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体验这里的为老餐厅。
据了解,大台什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约1120人,像很多社区一样,该社区也存在高龄化、空巢化、独居化等特点。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大台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办了为老餐厅,物美价廉的可口饭菜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今年53岁的李文支是该为老餐厅的服务员,烧卖、烩菜、饸烙面是李文支最拿手的,也是呼市人最爱的三种美食。每天一大早,李文支便来到餐厅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洗菜、择菜、拌小菜、包烧卖……每天的第一笼烧卖在6时左右就出炉了。同样,早起的老人们早早地就坐在餐厅里等,聊天的功夫,热气腾腾的烧卖早早地端到面前。一天的生气,随着鲜香的烧卖下肚,也便开始通达全身。如果说呼市人的一天是从一笼烧卖开始的,这话绝对不夸张。62岁的张先生最喜欢的就是早上来一两烧卖配一壶茶,坐在餐厅里和老邻居们一起谈天说地。张先生笑称,这是最地道的呼和浩特本地人的“早茶文化”。“我每天都来这里吃饭,饭的味道确实好,符合老年人的口味,价格也比外面低一些,量也实惠。”张先生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他家就在附近,走几分钟就到餐厅了,这里做的饭就像家里做饭的味道,以后不用为做饭发愁了。
“我们会根据老年人的健康饮食习惯和营养学标准进行配餐,低盐少油、易于消化;同时,考虑到老年人的口味,我们最近着重推出一些咱们本地人爱吃的饭菜,如烧卖、饸烙面、精烩菜等家常饭。对于行动相对方便的老年人,我们提供现场用餐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我们也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大台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徐俊宝说。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环顾四周,看到宽敞明亮的餐厅内整齐地摆放着崭新的桌椅,整体氛围温馨、明亮、舒适。老年人用餐后,餐厅服务员麻利地把餐桌收拾干净,把洗净的碗筷放到消毒柜里面消毒。
据了解,除提供就餐服务外,大台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设有书画室、棋牌室、图书室、舞蹈室等,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逐步提高居家养老水平。
打造“15分钟”为老助餐服务圈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民政局了解到,呼和浩特市是全区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且老龄化程度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2年6月,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6.23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1.91%。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统筹谋划,精准发力,聚焦广大老年人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丰富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全力推进“社区+为老餐厅”养老服务模式,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
据悉,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累计建设为老餐厅(站)109家,已投入运营的65家为老餐厅,直接服务老年群体约10万人,辐射周边社区老年人约30万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强为老餐厅建设力度,通过新建、加盟、单位食堂+为老餐厅、互联网+为老餐厅等方式实现每个社区拥有一家为老餐厅,打造“15分钟”为老助餐服务圈,真正打通老年人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