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3版:人文·知识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人体气味分子 可远距离吸引蚊子

图片来源:IC photo

美国和赞比亚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实验显示,人体散发的气味分子可吸引蚊子从几十米外追踪而至,不同“配方”的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大不相同。

此前相关研究都局限于相对狭小的实验室环境,不能充分反映自然环境中蚊子寻觅叮咬目标的方式。研究人员在赞比亚乔马地区设置了一个容积为1000立方米的笼子,作为半野外实验场,观察较大空间内人类体温、二氧化碳和气味分子对蚊子的吸引力,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笼子里设置多块供蚊子落脚的铝板,将其加热到35摄氏度以模拟人体皮肤温度,然后每晚向笼内释放200只饥饿的蚊子,观察它们对各个落脚点的偏好。研究人员还在笼子周围设置了6顶单人帐篷供志愿者居住,在他们睡眠时将帐篷内的空气输送到不同的落脚点附近。

人体会通过呼吸和皮肤释放出成分复杂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多种挥发性物质,可随气流传播到几十米以外。实验发现,虽然蚊子对温度敏感,但仅具备与人体相似的温度是不够的,要同时在落脚点附近释放二氧化碳才能招来蚊子。如果还有其他人体气味分子,对蚊子的影响会更强烈。气味物质中羧酸含量高的人对蚊子特别有吸引力,而羧酸含量低、桉叶油醇含量高的人几乎不招蚊子。

研究蚊子选择叮咬目标的方式可望帮助对抗疟疾。人体气味分子组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饮食习惯、皮肤微生物、健康状况等。 (据新华社 王艳红)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