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5版: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深山石拱桥,已屹立百年?

建桥年代竟是“宣统四年”,而该年号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建于深山中的这一古桥,如今吸引游客慕名而来。

桥弧一侧用石头支撑

从年轻时爬山干农活到如今古稀之年,山东省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宫家村社区的宫相昆和村里所有村民一样,会经过村东深山脚下挺立在河道上的一座古桥。

这座桥直到近年才被知晓其名为“汇源桥”,桥体上记载的建造年代竟然是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宣统四年”。石拱桥上不光记载的建桥年代成谜,百年前的先祖何以为桥取名“汇源”,至今也是谜;拱桥上的40根长石条是如何成桥拱的,建在巨大悬空石上的这座石桥,为何历经百余年风吹雨打水冲,依然挺立如初?石拱桥的背后,到底集聚了多少谜团?

“汇源”在桥上何用意?

身为村民,如今已73岁的宫相昆自小生活在宫家村。

“我们知道这座古桥有些年岁了,但以前并不知道具体的修建年代。”宫相昆说,“尽管在桥西侧写有建设年代,但离地面很高,看不清楚。”

宫相昆所说的“很高,看不清楚”,是指桥体当年竣工时,该桥的建设者们曾将一块刻有建设年代的石碑垒在了桥体的高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站在地面上难以看清文字。

宫相昆年轻时只知道这是一座架在河道上的小桥,但他并不知道这座桥的名字。直到近几年村里有人专门搬来了梯子,踩着梯子上到高处,经过仔细辨认桥体石碑上的字,才发现石碑上书有“汇源桥”三个大字。自此村民知道他们行走了多年的这座石桥,原来是“汇源桥”。

“汇源”为何意?

“村里至今没有人知道先祖为何为这座桥取名‘汇源桥’。”宫相昆说,当时村子所处的位置是“汇源”,还是“汇源”二字有其他意思,至今都不知晓。汇源桥名的由来,成为这座桥的谜团之一。

记载为何现“宣统四年”?

汇源桥建于哪个年代?村民知道桥的名字后,又经过仔细辨认,发现这块镶嵌在桥体的石碑上还书有“大清宣统四年正月吉旦”的字样。

“宣统”是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年号,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宣统三年”是1911年,也是溥仪帝退位的年份。既然溥仪已经退位,桥上为何出现了“大清宣统四年”的年号?对于这一年号,村里不少村民分析,当时建这座桥时,极有可能因宫家村位于大山深处,信息闭塞,而村民并不知道当时的皇帝已经退位,于是就在“宣统三年”之后出现了“宣统四年”之说。实际上,石碑上出现的“宣统四年”,也就是19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的年份。

村民对于桥体上惊现“宣统四年”的猜测,是否基于上述原因?这成了桥梁谜团之二。

“正月吉旦”中的词语“吉旦”,2012年12月出版的“新编汉语辞海”中没有收录,但百度汉语对这一词的释义是:1、农历每月初一。2、泛指吉祥的日子。“正月吉旦”是指该桥完工日期为正月初一,还是正月某个吉祥的日子?这是桥的谜团之三。

利用夯土建起桥弧?

在宫相昆看来,汇源桥于正月完工符合逻辑。他说,该桥处在村东大山脚下,山脚下自然形成了一条被汛期湍急河流长期冲撞而成的沟壑,河水在沟壑数公里处的下游形成了一个水库。

“汛期施工是不现实的,因为水流太急太大。”宫相昆说,深秋或冬季之后当河水退却,适合建桥施工,况且在百年前的农村,施工完全依靠人力。73岁的宫相昆带着记者从山坡下到河道,并来到桥下。记者发现,这座典型石拱桥的河床离原桥面约5米高,桥孔顶部离河床约4米,拱桥是用40块长度约2米的石条挤压在一起组成的桥弧。村民曾怀疑建设这座高度5米的石拱桥时,先民可能先在河道囤上夯土堆,将夯土堆建成弧形,之后在土堆上部放置上长石条和外侧的弧形石条,当这些全部完成,再将弧形两侧和上部砌上石头。桥面建好,桥体稳定了,汛期来临前,再将底部的夯土挖开去除。

宫相昆说,在百年前完全靠人工的情况下,如果不利用夯土去建这座至今看上去非常规则的拱桥,是很难的。该桥是不是利用夯土成弧建桥弧的,这是谜团之四。

悬空石桥何以挺立百余年?

记者站在桥下发现,这座大型拱桥的南侧竟然建在一块巨大石头上,更让记者惊讶的是这块石头一侧的底部竟然是悬空的,而桥梁南侧的大部分重量压在巨石悬空的一侧。

村里另一名宫姓村民说,大石头就这样悬空着,山洪没有冲毁它,重量没有压垮它,巨石上看似要跌落的石头却没有落下来,这些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随着社会发展,为解决肩挑只能人行过桥的不便,社区在古桥面两端加了围挡,同时用水泥对桥面进行了平整,如此,三轮摩托和小型汽车可以穿行桥面。

建在深山里的这座古桥,风吹雨打水冲111载,依然挺立在半悬空的巨石上。而这座百余年石拱桥的背后,到底集聚了多少谜团?

(据《半岛都市报》王永端)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