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4版:花季雨季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五塔寺东街小学:

北疆校园橄榄绿 赓续血脉向未来

五塔寺东街小学开展国防教育课

学生参加叠军被比赛

学生在国防教育展厅观看军事模型

学生参加叠军被比赛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于亚军

五塔寺东街小学的校园里处处散发着青春活力,那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人向往。五塔寺东街小学始建于1961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办学特色。学校从1989年起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1992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少年军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少年军校”为办学特色,积极塑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探索出了国防教育进课堂、军事训练上操场的特色办学模式,努力开发军体拳、旗语操、防空操等军体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以军养德、以军促智、以军强体、以军育美的特色育人理念。

优化特色品牌建设 提升少年军校特色

五塔寺东街小学积极探索新时代新型育人模式,培养具有军人品质和家国情怀的“品正少年”,持续优化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立足学校,依托各类资源研发新的特色课程体系,使少年军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

学校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坚持以“少年军校”特色为核心,将“四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军人优秀品质融入少年军校教育中,以各类具有少年军校的特色校本课程、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展现形式,将国防教育与日常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及红色教育作为培育新时代好少年的关键手段。

成立红色宣传队 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在五塔寺东街小学有这样两支红色宣传队,分别是红领巾宣讲团和红晨话剧团。它们都成立于2016年9月,旨在以少先队员视角开展宣讲,鼓励学生做新时代好少年,用充满童趣的宣讲内容让党的声音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红领巾宣讲团以“党的故事我来讲”“寻找和发现身边榜样”红色故事为载体,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最终选拔出各中队宣讲员和校级宣讲员。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宣讲技巧和稿件撰写等能力,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红晨话剧团的队员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走入班级、走进社区,了解、捕捉、挖掘身边的感人事迹,经过一年的时间创作出了第一部话剧《军旗下的少年》并成功演出。之后,话剧团先后排练演出了《金色的鱼钩》《青青草原》两部红色题材话剧,分别荣获全国“金画眉”儿童戏剧展演优秀奖和“草原金画眉”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奖荣誉称号。红晨话剧团的小队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传承英雄精神的步伐却从未停歇,它像一缕春风,润物无声,滋养着每一位队员心中那颗理想信念的红色种子。

从五塔寺东街小学走出数百名“红领巾”宣讲员,他们承载着学校最坚定的信念、最自信的姿态、最昂扬的斗志,发出了最真挚的声音。

少年军校特色化办学 处处绽放光彩

五塔寺东街小学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为导向,打造少年军校特色教育全融合,使之完全融入日常、融入课堂、融入活动,将少年军校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结合,使多样化的少年军校特色处处绽放光彩。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逐步推动少年军校教育内涵的深层发展,使学校在少年军校特色化办学和校园文化高品位建设的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五塔寺东街小学先后被授予玉泉区教学质量优秀学习校、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呼和浩特市双拥共建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