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15版:咱爸咱妈 上一版 下一版  

“618”电商节迎来“新”消费力量

银发族开启 网购新风尚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刘芳 安娜

“618”购物节狂欢来临,商家新一轮促销惊喜纷纷登场,各大电商平台促销力度直线上升,推出了各种形式的促销降价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随着网络适老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转变了消费方式,加入了“网购大军”。在“618”购物节来临前夕,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热衷网购的老年人,倾听他们的网购感受、需求和困惑。

网购成银发族新爱好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换上了智能手机、学会了网上购物,他们当中有些人甚至比年轻人更“疯狂”。坐在家里买买买,成了这些银发族的新常态。

几年前,61岁的吴女士还是一个网络购物的“门外汉”,她不仅不会这项技能,而且还有着强烈的排斥心理,每每看到女儿网购,她总会板起脸唠叨几句:“你们年轻人净乱花钱,总买些没用的东西,浪费!”而现在,吴女士的网购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女儿的想象,她不仅上网给自己买各种食品和生活用品,还时不时地会和身边的“闺蜜团”们拼团网购。大到家具、电器,小到零食、日用品,吴女士都会从网上下单购买。除了日常自己买买买,吴女士还时不时会给身边人“惊喜”。“姐,我给你买了一件防晒服,刚下完单,过两天就能到,你收到了看看好不好,喜欢不喜欢……”就这样,一位老年人把网购的快乐传递给了另外一位老年人。

“起初我也不太喜欢网购,主要是我不懂,总是担心买到不合适的东西或是被骗。”吴女士说,她的转变始于2019年的一次外出聚会。吴女士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在网购,尤其是在“618”“双11”这样的电商购物节期间,大家都会买买买。听着大家坐在一起分享网购经验,吴女士出于好奇,在当年的“618”也让女儿帮自己下单买了几件商品。“收到东西后,我特意和线下一对比,确实便宜不少。”吴女士说,尝到“甜头”后,她主动找女儿、朋友学习如何在电商平台上进行网购,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最近几天,58岁的张丽梅特别忙,正值“618”购物节,她不光为家人购置了夏装和日用品,还为一起跳广场舞的朋友们团购了舞蹈服。“光这两天,我的购物车就多了十几件物品呢,网购太上瘾了。” 张丽梅一边笑着和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讲述,一边用手指快速在手机屏幕上滑动。在她看来,老年人一旦学会网购,会觉得很方便、很实用,因为网络上的产品种类丰富、物美价廉,还能比较快地送货上门。

6月13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一电商购物平台看到,今年“618”购物节期间,该平台专门联合国内外适老领域品牌在“618”期间上线适老产品专区,发布上百款切实解决老年人起居难题的适老化产品。而在另一购物平台,当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搜索“爸妈零食”后,该平台直接筛选出无糖、低糖、养胃等食品。其中不少商品上标注着“618年中大促”。“学会网购后,明显感到妈妈开心了很多,经常给我打电话询问购买建议。”项女士的母亲是一位网购爱好者,项女士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因为网购,她和妈妈也增加了很多共同语言。

别让购物节变成购物“劫”

6月14日中午,在新城区山水小区内的一家菜鸟驿站里,小区居民刘阿姨来取刚刚到货的几个快递包裹。“‘618’还没到,各大电商商城平台就陆续推出促销活动,我几乎每天要花几个小时网购挑选商品。这不,抢购的商品陆续到货了。”刘阿姨兴奋地向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介绍。然而,走出菜鸟驿站,等待在门口的的刘阿姨的女儿看着母亲抱着大大小小几个包裹却是一脸无奈道:“9.9元的包饺子神器和19.9元的微形缝纫机,今天这又买了啥‘鸡肋’?每天收到这么多快递包裹,您买这么多东西用得上吗?”面对女儿的吐槽,刘阿姨却并不认同:“你以为我乱花钱,实则我是在‘薅羊毛’。 ”

刘阿姨的女儿说:“自从教会妈妈在网上买东西后,简直一发不可收拾。她整天拿着手机网购,尤其看到‘618’促销活动,各种吃穿用品见啥囤啥。之前囤的不少商品已经过期了还堆在屋里,看到促销活动又接着买,真不知道该如何制止她这种疯狂的行为。最近几天,我老妈忙着网购,连最爱的广场舞都不去跳了。”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同款的银发族还真不少,市民张女士也在微信朋友圈吐槽说:“只要看到有优惠、折扣等活动,我爸妈就要去‘捡便宜’,买东西时不管质量只盯价格,每次去拿快递的时候感觉这老两口都特别兴奋,像捡了宝似的。”张女士说,她父母自从迷上网购,还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省钱月卡”。因为每天能够领取至少一张消费优惠券,所以用券下单消费成了老两口每天的头等大事。似乎一天不用券买点东西,就像丢了多大便宜似的。老两口每个月在网上的花销动辄数千元,但所购买的物品却几乎有一半都是拿回家压箱底的。

除了担心父母沉迷“网购”,不少子女还担心父母长时间熬夜购物身体吃不消。张女士说,父母平时就特别喜欢网购,只要他们认为好的就想买。临近“618”这几天,更是天天熬夜,抱着电脑选购“秒杀”物品,有时候一宿一宿不睡觉,张女士真怕二老身体吃不消。

网购需谨慎 防范消费陷阱

“当越来越多老年人跨越了‘数字鸿沟’,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触网’,值得社会关注。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很难甄别。对于老年群体来讲,他们大多对互联网没有太多的认知,面对五花八门的电商平台很容易受到低价的诱惑,买到不实用或伪劣产品。因此,对于热衷网购的‘老小孩’,家人的陪伴和引导显得格外重要,家人可以‘参与’他们的网购活动,既能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消费,又能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谈及如何避免老年人沉迷于网购,内蒙古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队长赵艳芬表示。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针对“618电商大促”期间可能出现的消费欺诈,也专门发布网购消费风险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一定要科学理性网购,谨防消费欺诈:首先,要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较高的电商,即使发生纠纷也能迅速解决。其次,不轻信网络搜索、不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不轻易转账。涉及网络交易和个人信息之类的东西,要保持理性,防止被诱惑,谨防诈骗。遇到名目繁多的商家节日促销,应保持理性合理消费。还要警惕先涨后降及虚标原价,谨防价格欺诈。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