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6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严守生态“红线”,共护大青山环境——

13家检察机关携手这样做

呼和浩特晚报讯(记者 马妍)“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守护者,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坚实检察力量……”7月3日上午,由新城区人民检察院主办的“大青山沿线检察机关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协作统一行动启动仪式”在保合少镇新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林举行。新城区、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等大青山沿线的13家基层检察机关的相关负责人,共同签订了《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跨区划管辖协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联合打造毗邻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共同加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司法保护。

大青山是呼和浩特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润泽着广袤的土默川平原。近年来,首府持续推进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意见》适用于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13家旗县检察机关办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对跨区划的线索移送、管辖争议处理、案件协办等行为作了进一步明确,也对上级督办、案件分析研判、统一办案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

大青山是黄河中上游和华北地区的一道重要生态屏障,是控制风沙侵袭京津两地的重要防线之一,对于涵养水源、稳固水土、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青山沿线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工作部署和《内蒙古检察机关“生态环境三大协作统一行动”实施意见》,联合打造毗邻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共同加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司法保护。此外,通过构建“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管理+多元化协作”的生态检察模式,聘请公益保护观察员,形成了大青山生态保护合力,对大青山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大青山沿线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加强交流合作,围绕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的移送与办理、生态修复、资源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高质量合作;继续深化“林长+检察长”联动机制,以能动履职守护好大青山生态环境,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力量。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