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呼和浩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观摩、交流、学习忙 垃圾分类全面推进不停歇

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社区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张秋焱

7月6日,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来自自治区住建厅、自治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以及各盟市及满洲里、二连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工作人员与会。他们先后观摩了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场站、玉泉区万锦观悦小区、回民区飞鹰齿轮厂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情况。

现场观摩走不停

看成果、学经验 垃圾分类不简单

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腾飞路南端,学校占地面积40020平方米。为了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校长亲自牵头,副校长主抓管理,分管主任推进落实,级部主任和班主任协同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还邀请了专业人士来学校,向学生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分类标准以及垃圾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在现场观摩中,学校师生展示日常制作的垃圾分类主题手抄报、手工小制作,还组织知识竞赛。

据介绍,平日里孩子们将可回收物进行清洗、晾晒、收集、整理,周五的时候带到学校,投放到班级固定的垃圾袋中,再由小小志愿搬运工们投放到固定的投放点,进行回收。学校深入推进“校园知识普及和互动实践”活动,推动形成“学生影响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推动社会”的效应。

万锦观悦小区是昭君路街道万锦社区下辖的小区,现有13栋楼、1354户、3041人。2023年6月,我市将昭君路街道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上报自治区住建厅。据了解目前该小区撤桶并点工作已基本完成,现设有垃圾分类集中收集投放点9处,共有垃圾分类督导员4名。小区内主要道路沿线都有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还设有“可回收物智能回收屋”和“垃圾分类从身边做起”主题小广场。物业和社区经常在小广场上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和游戏。通过实践互动,小区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很高。

飞鹰齿轮厂小区始建于1992年,该小区2022年被列入回民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在老旧小区改造契机下,结合垃圾分类工作,并为小区配置了四分类垃圾桶、亭棚、阳光房,垃圾分类宣传栏等硬件设施。社区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宣传方案,还推出了垃圾分类换积分,积分置换物业费等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位于呼和浩特市双台什街“秋岭公园”东南角的分布式厨余垃圾项目(试点)中,与会者观摩了厨余垃圾经过“好氧发酵”、废气废液处理等流程,进行就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过程。该分布式厨余垃圾项目(试点)服务范围北至南二环、南至包头大街,西至后巧报路,东至东影南路,服务区域半径约为2公里。

阶段性成果受肯定

多管齐下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全覆盖,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在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考核中,我市位列76个大城市第18名。市区35个办事处(区域服务中心)、274个社区、2774个居民小区、100.56万户居民和815个公共机构、418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市出台印发垃圾分类规范性文件31个;市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33.15%,厨余垃圾收集量占比为13.75%,居民知晓率为91%;经营区域覆盖率为75.18%。

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早日进入省会城市第一梯队,我市将继续深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分类工作合力,有效引导小区居民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切实整合好街道、社区、物业、业委会等各方力量,克服各种困难,把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