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在这个悠长的夏日,非常适合进行户外活动,研学、交流、主题节庆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释放着热情。同时,夏日也是内蒙古的旅游旺季,长城作为我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也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的学生,他们的行程中都少不了长城的踪迹,去探寻长城的奥秘……
爱我长城社团走出校园
实地感受长城风采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面向黄河,望着老牛湾墩,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爱我长城社团的学生在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缓缓吟诵出这首童谣。看得出来,眼前壮丽的风景,着实震撼了这些象牙塔里的学子们。
端午节前夕,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系和爱我长城社团近40人的师生团队来到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了为期1天的党日活动、志愿者活动与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首府文旅之行中重要的一站,清水河县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以拥有长城与黄河“握手”景观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大学生来到这里,能够更进一步了解长城在古代的防御功能,以及近代在望河楼上演绎的精彩故事。看着两岸的窑洞民宿和红火的农家乐饭店,他们更能直观地体验到现代长城文旅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文化滋养和经济繁荣。
当日,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为师生们进行了讲解并赠送长城图书。据高晓梅介绍,与以往参加老牛湾研学的学生不同,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在4月专门成立了爱我长城社团,致力于弘扬长城文化知识、宣传长城保护条例,是由关注长城文创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社团成立后,他们积极学习有关长城的文化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作长城主题讲座,了解我区长城的有关情况。此次实地考察,更是将“爱我中华、护我长城”的情感深深植根于社团成员的心底。
专家、学者云集
探讨长城保护与发展
盛乐古都,芍药花开。在和林格尔县近日举办的芍药文化节中,同时举办了首届和林格尔县长城论坛暨土城子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举办是为了全面挖掘和林格尔县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明长城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城市文化能级,扎实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五大工程。
本次论坛研讨主题内容为和林格尔县长城的宣传、保护、利用、旅游开发以及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隋唐、辽金元等时期的土城子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实施项目。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在盛乐博物馆参观了“古塞遗踪——内蒙古万里长城璀璨华章摄影展”,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盛乐博物馆、盛乐博物馆珍宝展等进行了考察。随后,多位业内专家、学者为长城的保护和文旅事业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翟禹作了主题为“基于和林格尔长城内涵视角下的长城展示与利用线路的若干思考”的发言,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刘一奇则讲述了“加强长城文献发掘整理——以杀虎口历史文献整理为例”的内容,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以“和林格尔县明长城”为主题进行发言,他们的分享都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本土的专家、学者之外,本次论坛还特邀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长城分会会长、著名长城专家、中央宣传部宣教局核心价值观100名特聘讲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董耀会先生和内蒙古博物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永志教授开展了为期半天的学术讲座,董耀会作了题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之文化敬畏》的讲座,陈永志作了题为《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考古发掘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讲座。本次论坛大咖云集,共同为弘扬长城文化,打造具有感知历史风韵、体验塞上风情的综合性旅游胜地,把和林格尔县建设成为文化和旅游强县而出谋划策,再一次让世人注意到了呼和浩特市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也更好地为发展文旅事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