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英
致敬祖国山河,大学生夜爬大青山观日出火啦!昨日,本报刊登《大学生夜爬大青山看日出火啦 相关部门做好保障工作》的报道,就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新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新城大队公路巡逻中队、新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如何保障、服务大学生及游人做了详细报道,让更多人看到了呼和浩特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有温度的城市是怎样的城市?在笔者看来,这其中包含了自然的温度、人文温度,更重要的是社会温度。自然温度与人文温度,一个是大自然不可控,另外一个由个人情感、价值决定,而社会温度是一座城市体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现状,例如城市是开放包容还是“闭关自守”,居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等等,这其中就包含城市各个职能部门为群众、为城市治理所做的点点滴滴。
富有温度的城市治理,首要之处在于对人的尊重。相关部门并没有因为夜间爬山而阻止大学生以及游人,相反转变思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保障工作。时刻把“人”放在心上,努力提升对“人”的服务质量,站在“人”的立场、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城市治理温暖起来,也让一座城市更加美好起来。
富有温度的城市治理,还需能在凸显力度的同时不失温度。此次,多个部门协作发力为大学生以及更多观日出的市民服务,在保障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周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等同时,发放反光马甲、及时调度共享单车、开通公交车观光线路等,让更多人在沉浸式体验呼和浩特壮美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温暖,就是城市治理力度与温度的体现。
一座城市有温度,才能为人民托起更美好的生活。希望呼和浩特能从一座山开始,从一次日出开始,不断提升城市的温度,让源于自然的风物之美,与城市之美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相得益彰,吸引更多人,留住更多人。